正所谓“百万雄师,锐不可当”。</P>
此刻,汴梁城外,正是如此气象。</P>
大元帝国倾巢而出,近四十万铁骑集结,从巍峨的城墙之巅俯瞰,只见旌旗蔽日,烟尘滚滚,兵士们正忙着修建营寨</P>
“立即准备滚木礌石,金汁就不用烧了,今日元军不会攻城。”</P>
卫青将军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城防之后,沉稳地发出命令。</P>
攻城之道,非一日之功。</P>
以汴梁城墙之坚固,元军不可能仅凭云梯便轻易攻下。</P>
咻!</P>
果然,如卫青所料,元军并未直接攻城。</P>
反而采用了攻心之计,将无数箭矢携带着劝降书信射上城头。</P>
对此,卫青自然笑纳了这些箭矢。</P>
毕竟,守城之战,箭矢乃是不可或缺之物。</P>
“此外,务必严密监视城中世家大族。”卫青转向身旁的沈炼,语气凝重地嘱咐道。</P>
沈炼面容平静的点了点头,拱手道:“右将军放心。”</P>
干这个,锦衣卫可是专业的,相关部署自是早已安排妥当。</P>
他们深知汴梁城在蒙古统治下多年,即便蒙古贵族已被清洗,但仍有不少被驯化的汉人大族存在。</P>
若是这些人与元军里应外合,后果将不堪设想。</P>
于是,在这肃杀的氛围中,汴梁城内城外都沉寂了数日。</P>
直到第四日,元军终于有所动作。</P>
只见!</P>
密密麻麻的人影如同潮水般涌向汴梁。</P>
冲在最前面打头阵的,多为汉人面孔。</P>
这也合乎情理,显然,忽必烈不可能以蒙古士卒为炮灰去填塞汴梁护城河。</P>
毕竟,在城墙之下,唐军早已布下重重鹿角陷阱,埋下无数铁蒺藜。</P>
伴随着一声号角被吹响,跟着鼓点朝汴梁而去的蒙汉军,眼中多有惶恐之色。</P>
这些仆从军的任务虽然看似简单,实则危机四伏,凶险异常。</P>
他们需冒着唐军的攻击,用沙袋填平护城河,拆除鹿角,为后续的进攻铺平道路。</P>
“放!”</P>
当蒙汉军接近到一百五十步时,墙头之上攒射下密密麻麻的箭雨!</P>
“举盾!”</P>
蒙汉军中的将领大声呼喝。</P>
哪怕是让汉人去送死,忽必烈倒也贴心配给蒙汉军皮甲与蒙皮盾。</P>
然而,这些装备也仅是聊胜于无。</P>
攻城战的惨烈,很快便展露无遗。</P>
不断有士兵被箭矢射中倒地,或被城头上扔下的滚木和礌石击中而丧命。</P>
在这等惶恐之下,这些个蒙汉军好似火烧屁股般把沙袋往护城河内一丢,便掉头就跑。</P>
仅东城一侧,一早上前去填埋沟壑的蒙汉军便多达七千人,但其中死伤过半!</P>
尽管伤亡惨重,但护城河已被填埋三分之一,鹿角也被拆除了大半。</P>
照这个进度下去,不出三日,元军便能正式发起攻城了。</P>
事实也的确如此。</P>
在付出万余人伤亡的代价后,元军终于填平了护城河。</P>
“呜呜!”</P>
号角再次被吹响,声震四野。</P>
不同于先前的蒙汉军炮灰,此次推着攻城车、高举云梯的皆是蒙古精锐士卒。</P>
这些人的衣甲装备,明显要比之前的炮灰好不少!</P>
他们身披铁甲头盔,神情满是狂热,显然都渴望立下登城之功。</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