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媳妇们在家也没闲着。</P>
老大媳妇一直和张氏研究土豆渣饼的做法。</P>
纯土豆渣怕是味道太单调,卖相不太好,所以在张氏的建议下,两人不停地往里加东西。</P>
一忽儿加点小葱进去,一忽儿加点胡萝卜进去,还尝试过鸡蛋。</P>
好在这些都是家里有的东西,为了做生意,王老太太睁只眼闭只眼就当没看见。</P>
最后,通过种种试验,确定了最终配方,放鸡蛋、小葱、以及少量胡萝卜。</P>
在所有人的加急努力下,这粉条还需要在攒攒的情况下,迎来了土豆渣饼的第一次出摊。</P>
因为是第一次做这种可持续性的生意,天还没亮就起来了,除了老幼孕,几乎所有人都出动了。</P>
光卖土豆饼,所以东西也不算多,煎饼的炉子,揉好的面饼团子,桌子、案板、油纸。</P>
因为没有酸辣粉,所以打着即买即走的模式,只带了几个小板凳供少量客人稍事休息即可。</P>
炉子比较重,不好搬,所以放在板车上拉着走。</P>
到了集市上天才蒙蒙亮,一大伙人把东西摆好,看着隐约已经有人来往,就开始煎饼。</P>
反正大伙儿也没没吃早饭,做一点可以先自己吃。</P>
要说放了鸡蛋后的土豆饼更好吃了,颜色也漂亮,再加上双面煎的金黄,看起来就很好吃。</P>
郑家人吃的香时候,引起了左右摆摊邻居们的好奇,卖包子的刘大哥第一个来问了问。</P>
老大媳妇热情的拿了两个给他尝尝,吃的刘大哥连连点头。</P>
要给钱郑家人不要,还给左邻右舍,每个摊位都送了两个,刚才要打好关系。</P>
不过其实现在的人还都挺淳朴的,礼尚往来,他们也收到了一些包子、馒头、茶叶蛋之类的食物。</P>
不得不说,这种新鲜的吃法还是挺吸引人的,再加上周围很多摊主都在吃,很快就有了真正的客人。</P>
一文钱一个,五文钱六个,郑老大媳妇儿负责煎饼,老三媳妇临时帮他擀饼,郑老大负责收钱。</P>
要说生意还不错,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带过来的200斤土豆渣都卖完了。</P>
每个饼大约三四两,土豆渣里还会加入面粉、鸡蛋等其他的一些东西,所以差不多一斤的纯土豆渣做三张饼。</P>
已经生土豆也要两分钱,再加上里面还有面粉、鸡蛋、油,所以一文一张的饼其实算是很实惠了。</P>
带过来的200斤,能做600张饼。</P>
现在没有酸辣粉,土豆饼自身只适合做早食。</P>
所以郑家众人呼啦啦的来,又呼啦啦的走了。</P>
拉着自家的家伙什儿,和左邻右舍打了个招呼,心满意足的回家了。</P>
看着他们早早的就回来了,正在院里喂猪的王老太太还吓了一跳,以为是出什么事了。</P>
结果刚想问呢,就发现手里多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