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离家三十五公里外的信城市贩卖鸡蛋。</P>
一枚鸡蛋能赚五厘钱,我常常提着鸡蛋穿梭在大街小巷,还得提防鸡蛋被打碎。”</P>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姐夫。</P>
我发现卖茶叶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卖鸡蛋,而且茶叶容易携带又没有打碎的风险。</P>
就这样,我更弦易辙,卖起了茶叶。</P>
开始的时候,同所有的茶贩一样,我们都是摆地摊卖茶叶。</P>
但是不同的是,我处处留心,总是能先行一步,把自家茶叶抬高一个层次。</P>
别人摆一个编织袋,我就摆两三个编织袋。</P>
而在选择心理的影响下,顾客便容易被我的摊位吸引过来。</P>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贩开始用报纸包茶。</P>
我便做了市场调研,发现用塑料袋装茶,能防潮防虫,更受顾客欢迎。</P>
其他茶贩换用塑料袋时,我又换用铁桶装茶,总是快人一步。</P>
到最后,其他人还在路边摆摊时,我已经买了三轮,摆在三轮上面卖。</P>
就这样,我的茶叶总是比别人的卖得好。</P>
两年后,信城市提出建设“中国茶都”,决定举办第一届茶叶节。</P>
并投巨资建设了幸福路茶叶市场。</P>
当时,茶叶市场规定的商铺房租为一个月五百元,加上税收和水电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P>
若要维持这样一个市场,一年差不多得一万元。</P>
而当时的一万元是笔大钱,所以在大风险面前,习惯了摆地摊经营的茶商们,没一个人敢进驻市场。</P>
而这时候的我,凭借着三年的勤劳,已经积攒了一万多元钱。</P>
拥有了进驻市场的资本,但是如果经营不善,那我三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P>
我经过认真思考,认为茶庄的消费群体要高于地摊,利润会更丰厚。</P>
就这样,我选择进驻市场,成了信城茶叶市场最年轻的茶庄老板。</P>
而事实证明,我的这一选择是相当正确的。</P>
“茶庄的经营甚至好得超过了我的想象。”</P>
生意虽好,却也是十分辛苦的。</P>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信誉,在谷雨前的采茶时节,我常常深夜两三点就起床到五十公里外的大山茶区。</P>
穿梭于茶叶批发市场,翻山越岭到茶园和茶农家中看茶样,挑选质量可靠的茶叶。</P>
饿了,啃一个干馒头;渴了,喝几口清凉的山泉水。</P>
有付出就有回报,我的生意在我的努力下节节上升。</P>
而之后的信城每年都举办中国信城茶叶节。</P>
从历年的茶叶节盛况中,我看到了茶叶的美好前景。</P>
而长期与茶打交道,也使得我爱上了茶。</P>
我认为经营茶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P>
从那时起,我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主意,决定一辈子都专心经营茶叶,推广茶文化。</P>
199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勾划和筹备,我成立了文欣茶叶有限公司。</P>
我花三万八千元买了一间房,作为文欣茶叶有限公司的办公室。</P>
从此开始了在茶途中漫长的征程。</P>
张文欣激动地说道:“我把茶当做我的事业,干事业,最重要的就是专注、执着,才能达到‘水滴石穿’的目的。</P>
才能在你所从事的那个行业成为顶尖。”</P>
与茶结缘后,我就没再尝试其他行业,他相信只要方向选对了,再加上执着专注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P>
张总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述,让我们对“文欣茶业”的品牌和张总本人,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印象。</P>
张总稍事停顿,热情邀请翟局长和我们走进文欣茶室品茶。</P>
“来来来,翟局,张总,钱经理,一起尝尝我们最新款的信城毛尖。”</P>
我们走进茶室坐定,被周边美景所陶醉:</P>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茶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P>
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听张文欣张总继续分享他的创业史:</P>
“创业就像人生道路,没有所谓一帆风顺。</P>
我们文欣茶业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