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昏昏沉沉的病了好几日。</P>
这两天总算好些了。</P>
那天之后,周卫良又来了一趟,给家里放了些常用的药。</P>
又给陆晓塞了两包零嘴,就去镇上了。</P>
走前说,五月就回来定亲。</P>
让陆晓乖乖在家等着。</P>
他这架势让陆晓觉得他不是去学医去了。</P>
他是去想办法发财去了。</P>
这天是个大晴天。</P>
李宁东一早就来。</P>
新屋子已经盖好了。</P>
他整理出来一间屋子,想先让江怜和他老娘住进去。</P>
江怜觉得也成。</P>
毕竟陆行安快回来了。</P>
到时候住不开,家里有了汉子也尴尬。</P>
禾苗也不留他。</P>
帮着他们把东西收拾过去。</P>
李宁东盖这几间屋子可是花了大价钱的。</P>
他没盖泥巴屋,而是盖了砖瓦房。</P>
要知道这可是镇子上才能盖的起的屋子。</P>
村里人别说盖了,想都不敢想。</P>
李宁东不但盖了,而且盖了足足四间房。</P>
一间大屋子从中间隔开,一边砌了灶台,一边留着放粮食和杂物。</P>
剩下一间大些的做堂屋,两间小的留住人。</P>
边上还拉了一个大院子。</P>
院子边上用泥巴盖了间猪圈。</P>
又用木头栅了间鸡窝。</P>
这几间屋子盖下来光买材料和人工费就足足花了二十多两。</P>
盖房子时他又请人算了时辰。</P>
什么时候挖地基,什么时候上梁头,都是按着吉日来的。</P>
连屋里的家具都要去镇上买成品的。</P>
这可把村里人给嫉妒坏了。</P>
李宁东的老娘来骂了几趟。</P>
说他是个烧包头。</P>
李宁东也回怼她。</P>
“没用你一分钱。”</P>
李宁东家里兄弟多。</P>
父母没本事养,所以满了十二岁就往外分。</P>
给搭间泥巴屋子,其他的就靠自己过了。</P>
不光这样。</P>
分出去的兄弟几个每年还得拿钱孝顺父母。</P>
李宁东当年就抱了床破被子就被分了出来。</P>
头两年他年纪小,差点没饿死。</P>
饿的不行了他就往陆家跑。</P>
陆老头那时候还能干。</P>
知道他一人过不下去,就时常让他去家里帮忙。</P>
其实哪里有什么要帮忙的,就是让他去吃饭的。</P>
最后陆老头还教他打猎。</P>
这些年陆家两兄弟也对他多有照顾。</P>
他自己也争气。</P>
有本事养活自己后,就开始存钱。</P>
明明腰里揣了不少钱,却每顿吃个烤红薯就能将就一天。</P>
所以这些年他攒下了不少银子。</P>
当初陆老头看病,他小小年纪就拿了五两银子出来。</P>
到如今陆家还欠着他钱呐。</P>
年前陆行安要还他。</P>
可李宁东知道他年后要搬家,就没收。</P>
这些年他的日子可比陆行安好过多了。</P>
陆晓帮着搬东西。</P>
见到他家的新屋羡慕坏了。</P>
“东子哥厉害啊,这屋子我们整个村也找不出第二间来。”</P>
李宁东笑的露出一口大白牙。</P>
“这一辈子就盖这一次房子,就得往好了盖。”</P>
禾苗也觉得屋子盖的很好。</P>
却不羡慕。</P>
他觉得如今跟陆行安住的那几间小屋就够好的了。</P>
“江怜,东西都给你放这了,这里不好开火,你晚上还是到家里吃。”</P>
江怜摇头。</P>
“你别管了,东子会送来。”</P>
江怜的老母亲也说:“是啊,你别忙了,好孩子,这些日子麻烦你们了。”</P>
禾苗忙说:“婶子可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娘亲还在的时候您就时常接济,是我该谢你。”</P>
江怜的老娘提起禾苗的母亲就感慨。</P>
“禾山不是个东西,当年你娘走了,他没半年就把刘桂花娶进了门,我想去看看你,他都不让,唉!”</P>
禾苗见她要伤怀,忙说:“不说那些了,婶子,你看现在都好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