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分科取士(2 / 2)

他爹和二叔都没那么早成亲的。</P>

云汐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啊。”</P>

“嗯。”</P>

云汐又跟乐崽说:“你就跟你哥哥一样,20以后再说吧。年纪小的时候,想事情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出错。不如沉淀一下,多等两年,把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生活都想好了,到时候找个志同道合的妻子。”</P>

乐崽扭扭捏捏的:“怎么还说上我了?”</P>

云汐:“……”</P>

哈哈哈哈哈,真是难得看到她儿子这个样子。</P>

母子三个闲聊了一会,沐瑾言就和乐崽一起去了乐崽的房间,因为乐崽赖在这儿不去自己的院子,沐瑾言有时候就留下来和他一起住,也赖在父母院里不走。</P>

云汐对他们这种行为完全听之任之。今天沐晟不在家,没人管他们。</P>

因为朝中有事,沐晟又忙起来了。</P>

这么晚了,还在和几位重臣一起开会,商讨广纳贤才的事宜呢。</P>

随着新粮种和新工具的推广普及,粮食增产明显,老百姓不再饿肚子了,有了闲钱和空闲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推动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P>

整个大明朝已经大变样了。</P>

而之前选拔人才的察举制、世袭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才。</P>

云汐之前跟沐晟提过,通过考试来筛选人才,分科取士,择优录取,是为科举制。</P>

科举制有弊端,不完美,但它依然是封建时代能产生的相对来讲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案。</P>

给了真正的平民百姓改换门庭的机会。</P>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和后世的高考异曲同工。</P>

云汐只提了几句,沐晟就会举一反三,想出了比较完整的科举制方案,只是还需要推敲、商定细节。</P>

他把关于科举制的建议写成了折子上奏,皇帝看完就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抓。</P>

这件事对于巩固皇权来说是有利的。在某种程度上,寒门学子的崛起,可以分薄世家和勋贵的能量和权力,却对皇权构不成威胁。</P>

而现在,朝廷又确实需要人才。世家勋贵们也没法表示反对。</P>

各方人马只能在细节方面进行博弈,尽可能实现多方共赢,既能选拔人才,推动国家发展,又不会对世家贵族们造成太大的影响。</P>

主要是大臣们在商议、争论。这一波,皇帝站在大气层,基本上不管怎么样,对他都有利,只是利大利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