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这买卖得看天(2 / 2)

绵绵细雨密密麻麻落在人的身上,夏天的衣裳很快就湿透了,湿发贴在头皮上,雨水顺着头发留下来。

俩人穿着雨披给有兴趣停下来看的人们,示范怎么骑车子。

还拿出雨衣来穿上给大家看。

一个中年人穿着一件白

衬衣,黑裤子,打着伞后背都湿透了,他的伞主要打在他的包上。

他的黑色皮质公文包里装着重要的文件,直接从杨建国手里买了一件最大号的雨衣把公文包包起来再挂在车把上。

又买了一件雨披,挑了一个学着杨建国那样穿上,骑着车子走了。

第一个人开了头,还没讲价,大家都穿上试试。

穿上这个东西骑车看看得不得劲,哎呦,还真像那么回事!

大家也提了各种意见。

“小伙子,你这前面能不能再长一点!”

“不能太长,长了搅到车轮里危险!”

……

大家提的意见,杨建国认真听着,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他们做的这一版还有改进的空间。

有人只买一件雨披,有的都买了,后面来的人都没买到。

·

事实证明他们这种简易的雨具还是有市场的。

这个生意局限性大一些,晴天无人问津,雨天买卖好。

那天晚上沈正他们一帮人搬了一堆塑料回家,结果第二天天就晴了。

晴天天气好,就正常进山拉货。

雨天进不了山就卖雨具,杨建国、大江、沈义在家加班加点多做点。

连着一个星期的大晴天,存货一堆了,一点下雨的迹象也没有。

杨建国他们都担心这个活计估计是要赔了。

不敢等雨了,老天最没谱了。之前三天两头的下雨,一周有三天在下,他们一弄雨具就没雨了。

大江他们出去卖菜的时候,带着雨具,推销一波试试。

没有多大效果,大娘们看他们的眼神……

这小子,不下雨谁买这个?

沈正他们拉着雨衣进了山,不是卖,是换,以物换物。

比起花钱买,乡亲们更喜欢换。

比如用麦子换西瓜这种的,用麦子换油条这类的,这笔账实际上是不划算的。

用粮食换比用钱买要贵,可乡亲们就喜欢换,不愿意花钱。

大娘们看着穿上雨衣,淋上水试试,真能挡雨。

沈正在给一个小家伙穿雨衣,“不能去山上,被树枝什么的划坏就漏雨了。”

小家伙笑嘻嘻的点头,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你们看看着是好几种的,不一样的。”

“王大娘你穿的那个是最好的,十斤菜。”

“这种是最薄的,三斤。”

……

“穿的时候要爱护,用力撕就坏了……”

沈正让大家试穿,王来福他们负责收菜,带来的几十件大小雨衣全部换成了菜,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