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 / 2)

如同梁上燕 素手冉冉 619 字 2024-04-02

“嗯……就是,太……”燕燕磕磕绊绊地说着,她以为她自己就已经够直接了,在朱翊钧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啊,“你可以,稍微含蓄一点。”</P>

“含蓄一点?怎么含蓄一点?”朱翊钧的脸上的笑意越发地浓了,“燕燕告诉我好不好?”</P>

“啊?”燕燕愣了,看着朱翊钧说不出话。</P>

朱翊钧揉了揉燕燕的头发。</P>

“想到了吗?”</P>

“我,我不知道啊。”</P>

“你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呢,所以就这么写吧,我想你是很喜欢的。”朱翊钧笑开了说道。</P>

朱翊钧在太液池,也是要觐见官员,处理政务的。郑承宪就会经常过来向朱翊钧禀报他公务的进展。</P>

这些日子里,工匠改良了火炮,在提升射程的基础上,减轻了火炮的重量,让将士们在战场上更轻便一些,北方多山地高原,原先火炮过重,是一个负担,如今就好多了。</P>

将史料上所记载的十连弩重新复原,改良成了多发齐射火药箭,可连发二十支火药箭,适合几百步内的近距离射杀。</P>

又改良了一百连发的百虎齐奔,将射程从原来的一百丈,升到了三里,适合守城和攻城,也可以用于水战和海战。</P>

神机营如今又新增了许多新式火器,朱翊钧很快就派人把这些火器送到了各地军营之中。</P>

朱翊钧欣喜于获得了这般大的成果,发布诏令,广招能人。</P>

一时间,神机营中多了数十位工匠,其中就有一位名叫赵士祯的。</P>

三十岁的赵士祯从小对火器多有研究,其出色的能力以及独特的见解与想法,很快就成为了郑承宪最看重的人之一。</P>

对于大明来说,火器固然重要,但农业才是百姓根本。发展农业,让百姓们能有更多的粮食,才最重要的。</P>

如何增产,就成了最大的一个问题。</P>

为此,朱翊钧与郑承宪等人商讨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