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沈括后人(2 / 2)

这是由于,历史上不乏有人用这种行为来做谋反的预告,因此朝廷对此格外的重视。</P>

也是因此,哪怕明知道赵桓刚刚睡下,而且还没有确切消息传来,黄真也得硬着头皮把赵桓惊动起来。</P>

没事最好,顶多是挨一顿骂。</P>

倘若真的有事,因为他的耽搁,而没有及时禀报赵桓,按照规矩处死他都不为过。</P>

黄真只能按照规律来做。</P>

赵桓背着手,来回的在屋内踱步,他心中难免生出焦急之色。</P>

“如今亚父不在京中,若此事有怪,那沈晦能处理好吗?”</P>

涉及这种情况,赵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郭京。</P>

毕竟整个大宋,若说谁最能处理这种事情,莫过于能够请天帝显圣的国师了。</P>

黄真迟疑了下,说道:“沈晦家学渊博,曾叔祖沈括也曾为太史令,虽说比不上国师,但应该也不是无能之辈。”</P>

“陛下,乃是天帝都认可的真命天子,如果真是上天法旨,必然是来帮陛下的渡过难关,化解危机,使得大宋江山国运昌隆之祥瑞。”</P>

黄真也不敢为沈晦担保,但他也看出来了赵桓的焦躁不安,不敢再刺激赵桓,只能说点好听的安慰一下。</P>

赵桓一听是沈晦是沈括的后代,心里也算安稳了几分。</P>

他依稀记得,这个沈括写过一本书,那是让他亚父都赞不绝口的存在。</P>

当初郭京的师妹朱小悠和郭京做交易,想要看的那本书就是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P>

由于书中涉及到的范围太过广阔,所以此书一直被朝廷封禁。</P>

毕竟里面不止是涉及了工艺技术,天文物理,数学生物,更是涉及了一些朝政隐秘。</P>

因此,郭京在跟赵桓提及的时候,赵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答应下来。</P>

可当他下令的时候,就受到了阻碍,赵桓这才知道这本书涉及的方面这么广阔。</P>

不过已经答应了,赵桓碍于面子,再加上对于郭京的信任,后面费了一番波折,才能让朱小悠如愿看到。</P>

甚至郭京在提供突火枪想法后,朱小悠能够顺利造出来,也离不开这本书的技术支持。</P>

毕竟要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出来,除了想法之外,当时的技术才是决定性的。</P>

郭京的想法超前,而朱小悠一个野路子明显跟不上,幸亏有这本书做后盾,让朱小悠解决了关键性问题。</P>

沈晦是沈括的后辈,的确算是家学渊源了。</P>

“沈晦……”</P>

赵桓念着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朕没记错的话,这个沈晦乃是甲辰科的状元吧?”</P>

甲辰科,即为宣和六年,也就是上一届的科举。</P>

如果历史的滚轮仍旧按照原本的路线滚动,那么沈晦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状元。</P>

“回陛下,您没记错,就是他。”</P>

黄真连忙回应。</P>

赵桓点了点头,心中的焦躁也终于平静下来。</P>

这说明,这个沈晦的确是个人才。</P>

不仅家学渊源还有状元之才,那么不论这黄帛是真的天降祥瑞,还是有人蓄意为之,意图不轨,沈晦都能第一时间发现端倪,不至于因为愚昧耽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