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强征入伍(2 / 2)

大宋的和尚,那基本上都是真和尚,人家吃斋念佛。</P>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P>

让他们去上战场杀敌?</P>

除了送人头之外,能起到什么效果?</P>

他们不可能去杀敌,但他们也是活人,更不想死,所以上了战场必当逃兵。</P>

道士倒是可战,可强征入伍的都是要刺字。</P>

这对于道士来说,那是极大的羞辱。</P>

道士那是有仇就报的真君子,你羞辱人家,还让人家给你卖命,那怎么可能?</P>

他们不反杀回来,那都是看在三清的面子上。</P>

和尚道士都如此没有顾忌,普通百姓,就更加过分了。</P>

有的因为强征,直接跳河,有的自残,还有的直接和军士动手,宁死不肯被强征入伍。</P>

这种募兵的制度下,根本不可能有忠诚度可言。</P>

况且,大宋的募兵制度,兵卒和朝廷之间是雇佣关系,不存在兵役服务性质。</P>

也就是说,你给钱,我办事。</P>

可大宋的士兵待遇,那是真的差。</P>

再加上贪官污吏的层层克扣,兵卒能拿到手的饷银少得可怜,别说发家致富,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P>

这般种种累计下来,层层buff加持,那是逼得兵卒和大宋朝廷之间一点情面都没有。</P>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郭京首先就是收回各地军队的募兵权。</P>

由朝廷统一募兵,按照份额分发各地。</P>

当然,大宋不是千百年后的世界,交通不便。</P>

所以,也不可能都是开封府招募,然后分别传送。</P>

而是由朝廷在各地开办募兵机构,统一由专人负责,杜绝强征现象的发生。</P>

另外就是郭京把军队制度也给改了一点,比如平民入伍会带着家人一起在兵营生活,由朝廷赡养其家人。</P>

可实际上,这也是最大的贪腐之点。</P>

朝廷没少出钱,可实际上钱一点都没进入兵员的手中。</P>

兵员的家人在军营生存艰难,甚至都不如自己在外面讨生活。</P>

但军营又绝对不可能放他们离开,毕竟一口人就是一两银。</P>

因此,郭京把这个给改了,除了孤寡无劳动能力之外的人,可以不带到军营。</P>

朝廷可以发放土地给兵员的家人,让他们自行耕种生活。</P>

这样一来,算是对兵员极大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牵绊。</P>

倘若他们当了逃兵,那他们的家人就会受到连带责任。</P>

当然,兵员家人发放的土地,是禁止买卖的。</P>

“这一条,倒是能极大的提升士兵的忠诚度,起码可以避免七成的逃兵发生,只是……发放土地……陛下能同意吗?”</P>

徐处仁看到这一条后,也是不免露出担忧之色。</P>

这无疑是对兵卒和百姓有益的政令,可是要从朝廷手中分土地,从士大夫手中分土地,那他们不得和郭京拼命吗?</P>

徐处仁很赞成这一条,可他觉得这一条却是很难执行。</P>

兵卒那么多,朝廷的土地够分吗?</P>

要知道大宋的土地,也是有不少被士大夫给侵占的。</P>

他们吃进去容易,让他们吐出来,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P>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