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牛棚回忆(1 / 2)

乔灵毓带着三个小姑娘往山边走去。</P>

路上通过闲聊也大概了解了她们的处境。</P>

虽然现在都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P>

但是她们家老太太还是重男轻女,就是不敢做的太过分。</P>

吃喝是不短的,不过不给油水,饿不死就行。</P>

家务活都是她们做的。</P>

理由也很现成,女孩儿家家的要勤快些才好找婆家。</P>

姐妹三个的名字也很值得玩味。</P>

林盼盼,林朝朝,林多多。</P>

盼盼,盼什么呢?盼弟弟呀。</P>

朝朝就是招招,招弟。</P>

三女儿就更直接了,多多,多余的。</P>

也难怪这姐妹三人都不怎么爱说话,在家不受重视惯了。</P>

但到底还是年纪不大,三姐妹15岁,13岁,10岁。</P>

没怎么上过学,都是孩子心性。</P>

看乔灵毓待她们亲切友善,一个个都活泼了些,话也多了起来。</P>

乔灵毓听着她们的话,内心忽然觉得难怪大姑姐脾气那么好都忍不下去了。</P>

平时多做些就算了,现在还要卖她女儿。</P>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P>

而且盼盼是个好孩子,也不该被送进那个火坑。</P>

既然戴母肯为这个出嫁的女儿撑腰。</P>

她要不要干脆敲敲边角让大姑姐离婚算了?</P>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这个时代离婚可不是一件小事儿。</P>

好像以前看到一个报道说现在离婚的很多,像以前70年代离婚率不到2%吧。</P>

还是再看看吧。</P>

走到快到山脚下,就看见了一片简陋的矮房子,就是所谓的牛棚了。</P>

这个时代把很多下放到农村的当权的老干部、知识分子等人称为“牛鬼蛇神”。</P>

所住的地方也就被称为牛棚,并不是真的和牛住在一起。</P>

有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笤帚。</P>

步履缓慢但脊背却挺得笔直,一看就有一股凛然风范。</P>

见到有人过来,他抬眼望了过来。</P>

乔灵毓看见老人刚想打招呼,却见老人很快将目光移开,一副不想搭理人的做派。</P>

愣了一愣,反应过来,应该是她身边还有三姐妹的缘故。</P>

东安大队一向治安良好,因为附近挨着的就是赣西省第九人民监狱。</P>

原主的父亲就是在监狱内上班,所以才能让兄妹三个都上学。</P>

要不是正好赶上去年老大结婚把家里现钱掏空了,父亲住院也不至于让原主提前结婚。</P>

其实这也带着点儿冲喜的行为,只不过现在不能说这些。</P>

就只说钱不够手,拿彩礼治伤。</P>

原主的嫁妆还是很可观的,陪送了一块精致的合金怀表还有一些被子衣物。</P>

不过彩礼也不少,剩下自行车和缝纫机那两转都是有的。</P>

还把聘礼里的50元现金让她带了过去。</P>

分家后还把48条腿儿也给补上了。</P>

怀表原主给戴明诚带走了,毕竟她现在在家也不是很用得上。</P>

就因为这,婆家也对原主很满意,分家后婆婆也常来搭把手。</P>

虽然嫁妆丰厚,原主家里也一直觉得愧对原主。</P>

时不时就把发的物资送过来,或者让乔三哥上学回来带点县里的食物回来。</P>

所以原主才能顺利分家,而且怀孕后不上工也能凭戴明诚的工资和娘家的补贴过得滋润。</P>

刚刚出来的老人姓赵,其实原主跟他们还挺熟悉的。</P>

牛棚离着山近,而这山挨着监狱和东安大队。</P>

这时候监狱的狱警都是携家带口的住在单位附近的。</P>

最外面建了一个院墙,安了一个大门,也就形成了一个大院儿。</P>

他们自己会开垦一些小土地用来耕作,和附近的农村看上去没联系。</P>

但是偶尔也会私下交易些农产品,种子之类,彼此也算有点交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