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朱雄英叹了口气:李文忠的想法他当然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P>
这些时候,朱雄英每日下午都会上五军都督府听李文忠讲兵。</P>
不管多忙,李文忠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先紧着自己。</P>
当然,作为亲儿子的李景隆自然也在旁边开小灶,以朱雄英这些时候对李景隆的观察,应该不至于是那种纸上谈兵的草包,毕竟他爹是李文忠,大明数得上的帅才!</P>
至于后来为什么在四叔靖难的时候仗打的稀碎,那就不知道了。</P>
投桃报李也好,敦敦教导也罢,李文忠既然挖空了心思捧儿子,他也不能视若无睹。</P>
朱雄英咧嘴一笑:嫡长子制度就这点儿好处,大家伙儿知道跟谁站队,缺啥都不会缺人用!</P>
“这样!”</P>
“我在宫里属实有些无聊,小钦子又是个闷嘴儿葫芦,不若让九江进宫去,陪我读书!”</P>
“这几天挑个时候,我向皇爷爷奏请”</P>
李文忠脸上肉眼可见的感激:</P>
“那咱...就多谢殿下了”</P>
“殿下是个厚道人呐!”李文忠扭头直接变脸:“小畜生,还不谢恩?”</P>
“啪”</P>
又是一鞭子抽到了李景隆身上。</P>
“哎呦!”刚才嘀咕了半晌的朱元璋骑着马走了过来:</P>
“咱说保儿!那是你亲儿子,你老打他干啥?”</P>
“你他娘的也算是咱亲自教出来的,咱身上的好处你就他娘的一点儿没学到?”</P>
老爷子又扭头看向李景隆:</P>
“九江,你爹这王八羔子再揍你,跟咱说!”</P>
“咱给你出气!”</P>
朱元璋也不等李文忠回话,冲着所有的人挥了挥马鞭,最后又指向李文忠:</P>
“咱最讲理了,咱可一直都是以德服人!”</P>
马上的一群侯爷爵爷也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倒是都十分的配合,纷纷拱手:</P>
“陛下圣明!”</P>
“嗯!”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P>
“大伙儿歇歇乏儿,咱上头里村里转悠转悠!”</P>
说完直接下了马,牵着朱雄英的手就走。</P>
这一次明面儿上跟着的人不多,只有朱标、、蓝玉、常茂、李文忠父子和郭英兄弟还有平安。</P>
平安小名儿也叫保儿,也是老爷子的义子,军中的骁将。</P>
平安尤善火器,京营里的火炮和火铳大部分就是他在管着,同时还兼任宫里明面儿上的侍卫统领,深得信任!</P>
为了区分他和李文忠,大家伙儿叫他的时候都带上了姓,平保儿。</P>
道儿不远,郭英头前开路走的飞快,让后边跟着的人也得一溜小跑,不过大家都是军中的出身,倒也跟得上。</P>
......</P>
李景隆是出了名的话唠嘴快,一会儿的功夫就忍不住了,仗着老爷子的宠爱,说话倒从来没什么顾忌:</P>
“陛下,前边村子....”</P>
“他娘的!”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破口大骂:</P>
“咱他娘的跟你说了多少回,出来了叫舅爷,出来了叫舅爷!”</P>
骂了两句尤不解气,伸腿朝着李景隆的屁股就是一脚:</P>
“属驴的?撂蹄儿就忘?再记不住,咱就他娘的拿粪勺把这俩字儿写你脸上!”</P>
“是...舅爷!”</P>
朱标和朱雄英无奈的对视一眼:这就是以德服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