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糕饼摊主姓莫,赵鲤是个自来熟的,便唤他莫叔。</P>
没有她们坐车上,让人跟着马车走的道理。</P>
赵鲤和绢娘下了车来,便装打扮的力士赶车停在村外。</P>
路上自要寻些话题,赵鲤便问及了这桩丧事。</P>
原来是昨夜子时,这村中一名九十九岁的村老过世。</P>
听见这村老的年纪,赵鲤有些惊讶:“九十九岁?”</P>
她当然不是惊讶这个老人九十九岁死。</P>
她惊讶的是,为什么会村人会束白麻腰带!</P>
照着大景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老人七十岁之后离世都算喜丧。</P>
传统丧礼,家属披麻戴孝哭泣,表示哀思。</P>
但喜丧不同。</P>
喜丧忌讳哭泣。</P>
便是直系子孙都不必服重孝。</P>
同村之人,甚至应穿上颜色稍鲜艳一些的衣裳。</P>
一般来说,家中老人活到九十九岁高龄离世。</P>
哪怕实际达不到喜丧的标准,家中后辈也会强行凑合。</P>
凑一个全福、全寿、全终的喜丧,如此子女名声极好听。</P>
如今看莫叔打扮,只怕这位村老的离世是连家属也遮掩不住的凶死。</P>
赵鲤心有疑惑,便低声询问。</P>
莫叔不料赵鲤看着面嫩,却懂其中的弯弯道道。</P>
见四周无人,便道:“非我嚼人舌根,但任老太爷死得确实有些……”</P>
他斟酌了一下语气,怕吓到赵鲤只道:“有些凶!”</P>
这时,绢娘拉了一下赵鲤的手。</P>
绢娘感知敏锐,隔着老远察觉到了浓浓的阴寒晦气。</P>
她们将要行至村子中间,靠近停灵的灵棚。</P>
赵鲤没有开心眼查看,也无查看的必要。</P>
还隔着一段距离,她就闻到了一阵浓烈的劣质熏香烟气。</P>
这股烟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P>
这灵堂十分清冷,只有一两个重孝子孙,跪在火盆前烧纸钱。</P>
但他们都跟停放的棺材,保持了微妙的距离。</P>
停在棚中的棺材架在四五条条凳上。</P>
是一口十分气派的好棺。</P>
只是散发着浓浓的新漆气味。</P>
边角漆未抹匀,还可见底下原本是红色。</P>
旧时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家中都会先备下棺材寿衣。</P>
以防万一走得突然,没个准备。</P>
这口棺材原本应当就是这位准百岁老人,为自己准备的红漆喜棺。</P>
只是生出变故,老人没能无疾善终。</P>
这口红漆棺,就临时改了黑漆。</P>
临时改的黑漆,没时间一层层晒干,仓促之下,边角露出红底。</P>
赵鲤微眯眼睛,打量这个灵棚。</P>
除了棺材不对,孝子少了些,灵前燃白蜡,白线香,还摆着一碟白豆腐。</P>
旧时人怀疑豆腐是豆子魂魄化成,称为“鬼食”。</P>
故而豆腐常作为丧礼菜,用以供奉亡魂。</P>
赵鲤打量的视线一顿,与一个浓眉道人视线对上。</P>
这道人应当是负责这场丧事的,后背背着一柄金钱剑。</P>
他两道大刀似的浓眉紧皱,立在灵前,似乎十分发愁。</P>
对赵鲤略一点头,便垂头看手中罗盘。</P>
赵鲤和绢娘只是外来人,与死者非亲非故。</P>
莫叔并没有带着她们去灵前凑。</P>
她们只在灵棚之外,各自上了一炷香。</P>
莫叔便领着她们两个朝他家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