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茶摊,没有什么好茶。</P>
只因店家是南人,手作桂花蒸糕远近闻名。</P>
沈晏曾在幼时听爷爷念叨过。</P>
也不知是惦记这口糕饼,还是惦记着盛京。</P>
那时沈家已受巫蛊案牵连,离京时很狼狈,处境并不好。</P>
哪像显赫时,想吃什么吃什么。</P>
沈晏的娘亲听公公说,就自己下厨试着做过几次。</P>
但沈家老太爷都觉得不是那味。</P>
每每吃一块,便放下。</P>
剩下的点心就归了家里的小孩。</P>
那时沈晏年纪小,坐在阿爷的膝头吃蒸糕。</P>
一半粘米粉一半糯米粉,蒸出的糕饼微微发黄,点缀上桂花。</P>
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并不那么大,心里有些嫌弃糕饼不甜,吃着点心还得背书。</P>
可是后来想吃也吃不到了。</P>
与叔叔沈之行回到盛京后,沈晏也曾寻过阿爷所说的这个茶摊。</P>
但盛京大疫时,店家病死在那场瘟疫中。</P>
阿爷一直惦记着的旧时滋味,他终究是无缘一尝。</P>
……</P>
街边小茶摊,店家兀自忙碌。</P>
他刚往热气腾腾的热锅上,架了一屉新制的糕饼。</P>
沈晏和赵鲤,嗅着这糕饼香气并肩站着。</P>
方桌边的魏山愉快收了银子,与青衣男人商议道:“不知这千字文抄写好了,如何送给您呢?”</P>
赵鲤听那背对着的青衣男人轻笑一声:“送到平康坊的沈家。”</P>
心中猜测应证,赵鲤不由又仰头去看沈晏。</P>
却见他深吸了一口气。</P>
再睁开眼时,方才失态尽数收敛。</P>
“无事。”</P>
他垂头看赵鲤,微笑安抚道。</P>
此处并不算安全,不可因此乱了心神,害得两人陷入险境。</P>
赵鲤绝没想到,沈晏还与魏山有如此渊源。</P>
拉了他的手,想要绕到前方,让他再瞧一瞧故人的脸。</P>
不意脚步迈出,眼前场景忽而模糊晃动。</P>
赵鲤知道,他们将要离开这段记忆。</P>
街上偶遇一对有趣的父子,赚了五两银子,得了陌生人的支持和信任。</P>
这件事情叫魏山感动,但并不足以成为他在幻境中牵绊的执念。</P>
赵鲤心中着急,拽着沈晏往前。</P>
只可惜,跑了两步眼前的画面一变。</P>
他们已经站到了一处狭窄的胡同,瞧着应当是又回了盛茂坊。</P>
赵鲤心中惋惜万分。</P>
只差一点点,沈大人就能看见逝去的家人。</P>
沈晏看见她的模样,心中一热。</P>
他道:“无妨,还能得见一面已是天大的幸事。”</P>
想到些什么,他忽而轻笑摇头:“原来家中启蒙那册千字文,竟出自魏先生之手。”</P>
见赵鲤还是用一种小心翼翼的担心眼神看着他,沈晏不由攥紧她的手指。</P>
强忍住将人按进怀中的孟浪行径,沈晏移开视线,观察起眼前的场景。</P>
盛茂坊还是那样,天色将晚,四周黑黢黢。</P>
只在几步之外,一扇窗中亮起昏黄灯火。</P>
窗上窗户纸边角破了个洞,正好可见魏山埋首在画着什么。</P>
他并不像别的举人,中举后搬间大宅。</P>
还是住在盛茂坊。</P>
他拿着戒尺和炭笔,脸上满是兴奋,似乎修筑书院的事情有了进展,他正规划建筑。</P>
“此处可建书楼,藏书万卷,可随意翻阅。”</P>
“此处,腾出一间小厨房,给孩子们补贴一顿午饭,吃好的才能好好念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