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麾下诸位将领在这个夜晚都显得格外兴奋,如果他们继续留在荆州,虽然能够加入楚军,但楚军的谋士和猛将比比皆是!</P>
而他们作为刚刚加入楚军的新人,想要崭露头角并非易事。</P>
然而现在,孙军仍然可以自成一军,海外之地广袤无垠,如果能够在那里站稳脚跟,开拓领土,那么未来的发展潜力将无可限量。</P>
他们渴望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大事业,必定能够载入大汉史册,流芳百世。</P>
……</P>
孙权几乎整夜未眠,但他并未在清晨便急于去找刘修。</P>
毕竟,刘修不可能每天都专门等待着与他会面。</P>
直至午后时分,孙权才带领周瑜以及诸葛瑾一同前往楚王府衙。</P>
这次行程颇为顺利,没过多久,刘修便传话过来,让他们三人到书房等候。</P>
三人大约等了半个时辰,刘修和庞统、典韦、许褚才缓缓来到书房。</P>
双方寒暄见礼之后,刘修开门见山笑道:“怎么,仲谋考虑好了?”</P>
“是,大王。”孙权既然做了决定,所谈又是公事,而且日后还要多多依仗刘修,索性就摆正自己的位置。</P>
刘修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并没有继续发问,只是悠然自得地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然后放下茶盏,静静地看着孙权,显然是在等着孙权自己开口。</P>
孙权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权愿为大王去海外开疆拓土。”</P>
庞统微微一笑,语气调侃地道:“孙将军难道仅仅是为了大王而去攻伐海外吗?”</P>
孙权脸色微微一红,但很快恢复镇定,沉声道:“军师所言极是,权不仅是为了大王,更为了大汉,也是为了我自己。”</P>
刘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点头道:“仲谋,你做出这个决定定不会后悔!既然你已做了决定,那孤也不妨直言相告于你。</P>
比如那公孙度若是拿下了棒子国,他如果不识趣,孤不会去取么!”</P>
莫说孙权就是周瑜和诸葛瑾只觉后颈一凉。</P>
昨夜其实不论是他们还是诸将都不是没有想过,到海外自立,甚至也讨论过。</P>
最终从长远和稳妥角度,选择依附大汉(刘修)更为稳妥。</P>
如今刘修一言出口,也有警告的意思,虽是拿公孙度为例,又何尝不是对孙权有所指。</P>
孙权忙道:“大王,权永世效忠大汉。”</P>
刘修颔首“嗯”了一声,道:“今日定然还有其他事,且先说出来听听。”</P>
孙权道:“既然要征伐海外,路程遥远,小儿孙登自降生至今已有两岁,尚未见过他的祖母!</P>
权有意回乡祭祖,也让小儿拜见祖母。</P>
毕竟海外征战不知何时能归。”</P>
“应当如此!”刘修并没有拒绝。</P>
孙权心中也是一喜。</P>
周瑜心知下面的话,当由他说,于是道:</P>
“大王!瑜等对海外可谓是一无所知啊,瑜有意借此机会,先派遣一支小队,前往海外打探敌军情况。”</P>
刘修一脸淡然地回应道:“嗯,此事嘛!公瑾你与士元商议决定就好!”</P>
孙权见到刘修并没有直接拒绝,心中愈发踏实起来。</P>
庞统紧接着说道:“公瑾,这件事并不难办,待我稍后亲自手书一封,你再派人前往夷洲寻找州牧鲁肃便可。”</P>
“子敬竟然做了夷洲州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