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北斗项目】(2 / 2)

“恭喜您高升了啊!”彭万华拱了拱手,表示祝贺。</P>

现在两人是一条船上的战友。</P>

刘领导更进一步,有他在前面开路,那意味着彭万华以后的路将会走得更顺。</P>

“不仅如此,现在陈芳允老先生提出了一个卫星定位计划,希望我们这边一起参与进去,你有没有兴趣?”</P>

刘领导提出了一个新项目。</P>

“陈老先生?卫星定位计划?”</P>

彭万华一听,顿时脑海中浮起了关于这些的记忆。</P>

陈芳允老先生是1916年生人,已经70岁高龄。抗战时期,他执教西南联大,留洋时曾设计过世界第一部海用雷达。</P>

归国后研发过第一颗卫星,七十年代曾提出卫星定位灯塔计划,但因为当时所限,无奈搁浅。</P>

他也是提出863计划的四位学部委员之一。</P>

如今美国GpS定位开放民用,普通民众第一次清晰地知道自己身在星球何处。</P>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P>

科学院的人很快明白该技术的重要性。</P>

其中,陈芳允老先生最先反应过来,并设计出两星定位方案。</P>

不仅从成本上大大低于米国四星定位,技术上却不弱于人。</P>

眼下,正是陈老先生提出这个计划的时间点。</P>

彭万华顿时了然。</P>

看着刘领导雄心勃勃、兴趣盎然的样子,彭万华不忍心泼冷水。</P>

因为只有他知道因为成本高昂,迫切度不高等方面原因,这个计划最终没有成型。</P>

直到数年后海湾战争,银河号货轮等事件的爆发,才让国人意识到卫星定位的重要性。</P>

从此在陈老先生的方案基础之上,开始北斗系统项目的建设。</P>

然而此时,距离陈老先生提出的技术方案,已经过了十年之久。</P>

匆匆忙忙赶工了好几年,2000年十月,北斗首星才发射。</P>

然而陈老先生却遗憾的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在卫星发射前几个月,已经因病辞世。</P>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P>

后来,我国又经历被欧盟耍了一遭,卫星导航黄金频段已经被美俄占据等一系列磨难,北斗二号卫星才发射成功。</P>

说实话,如果按照陈老先生一开始的计划,那我们在导航频段、导航技术、市场应用、产业发展将会遥遥领先。</P>

可惜了。</P>

“是的,这个项目算是863计划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陈老先生亲自当负责人的一个项目。”</P>

刘领导解释道。</P>

“为什么非我们不可?”彭万华有些疑惑。</P>

不仅如此,他实在是有点怕了。</P>

上次财政电子化项目的钱一分都没给呢。</P>

现在又搞航天卫星这种大项目,如果又让他来拉赞助。</P>

哪怕他想做什么,不是他不愿意,而是钱包撑不住啊。</P>

这种项目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和发射,起步资金就是几个亿啊。</P>

便是便宜的气象卫星,也是一个小目标起步。</P>

要是按照完整的北斗项目计划,那成本……</P>

彭万华记得上辈子好像花了上百亿。</P>

注意单位是美元。</P>

即使现在人民币很值钱,加上人力成本不高,上百亿Rmb也是要的。</P>

就在他表现出担忧时,刘领导下一句话让他放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