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商王如何知道这一切,但这一次提醒,是巨大的恩情。</P>
这是助他逆天改命,躲过封神榜的再造之恩,恩同圣人师尊。</P>
帝辛知道赵公明已经想明白,并且道心重新稳固,于是淡然一笑,道:</P>
“道友客气了。”</P>
赵公明哈哈一笑,道:“大恩不言谢,贫道日后定重谢。”</P>
这份因果,现在无以为报,只有等到过了这道死兆后,才是他报偿因果之时。</P>
他抱拳一礼。</P>
一礼作罢。</P>
他也不再拖泥带水,转身离开了御书房。</P>
在他离开御书房的瞬间,他就已经忘记了封神榜上有他真名一事。</P>
但帝辛的提醒,他却记得清清楚楚。</P>
赵公明用最快速度回到了金鳌岛,找到了多宝道人。</P>
多宝道人见到赵公明回来,还有些奇怪,道:“赵师弟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P>
“你已经寻找到机缘了?”</P>
他一脸惊讶。</P>
仙人寻找机缘,几百年都是常有之事。</P>
赵师弟怎么才几日就回来了?</P>
难道这么他快就找到机缘了?</P>
赵公明向多宝道人一礼,道:</P>
“见过大师兄,师弟想向大师兄借一千件先天灵宝。”</P>
“以解命悬一线之危。”</P>
多宝道人:???</P>
……</P>
金鸡岭城后,不管是阐教还是西方教,都需要重新安排他们的计划。</P>
更何况两教已经下定决定,要把整个成汤灭绝。</P>
不是改朝换代,而是把成汤所有人族灭绝。</P>
如此大计,岂能没有准备的时间?</P>
因此,帝辛八年的最后一个月,毫无波澜地度过。</P>
时间很快就又过去三月。</P>
帝辛九年,三月初,春。</P>
在所有成汤神灵的加班加点下,帝畿的医馆完全落成。</P>
第一批进入医馆学习的医者,已经入驻医馆。</P>
同时,数月来,成汤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P>
读书人越多,掌握浩然正气的人也就越多。</P>
读书人越多,可以去修习医道的人也就越多。</P>
随着读书人和医者越来越多,成汤国运也在不断的增长。</P>
这一日。</P>
朝会。</P>
九间殿。</P>
比干执朝笏上奏,道:“大王,户部接各地上报,帝畿之地,又多三位大儒。”</P>
“如今,成汤已经有十八名大儒,十万秀才。”</P>
满朝文武全都是神色一喜,纷纷称赞亚相比干教化有功。</P>
修习儒道,成为读书人只是第一步,基本上能识文断字,能研读四书五经,就可以。</P>
但再往上,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才可以。</P>
儒道立道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P>
能有十万秀才,可以说已经是超出满朝文武的预料。</P>
在大王写出千字文,四书五经,立儒道之前。</P>
这朝堂之上,都有不少大字不识一个的官员。</P>
官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民间。</P>
若不是浩然正气与儒道相辅相成,绝不可能这么快就有十万秀才。</P>
帝辛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王叔教化有功。”</P>
成汤子民只要学会千字文,就会拥有浩然正气。</P>
浩然正气会让成汤子民更愿意去读书,并且提升成汤子民的学习能力。</P>
而读书越多,浩然正气也就越多。</P>
如此相辅相成,这才能在短时间内造就这些大儒与秀才。</P>
这离帝辛想要的全民教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P>
但现在这个成果,他还是很满意。</P>
这当中除了儒道和浩然正气的相辅相成以外,更有比干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