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
------传说王屋山得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面对别人失利的时候,总会信誓旦旦地说:“如果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做得比他好。”但是当机会真正摆在面前的时候,畏惧之心汹涌而至,才发现自己并不会做得比任何人好。
当石门缓慢打开的时候,耳朵里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而心里却静的像晨光熹微的操场,一个少年一圈接一圈地跑着步,光线和阴影在他脸上变换,那是两个主宰在博弈、在较量。我仿佛感受到了广平彼时的心情,彷徨、兴奋而又渴望。
门大开,里面既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和我目前的处境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一脚将尚未燃尽的引火木踢进门中,只见旋木冒着火星翻滚了几圈撞到什么东西后便熄灭了,在这短暂的光明征程中地面上明显波光粼粼,这是水渍的标志。
我的胆量从没有像现在这般大,把手电筒拿在手上,包背在身上,迈开步子便向内走去,面前是一架上行的台阶。
我发誓从未到过这个地方,但就是在踏进这里的一瞬间便仿佛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我径直走向台阶顶部的一方高台,那里有一个圆形的凸起——是打开某种机关的钥匙,使劲向下按去,便有哗啦啦的声响。石门在我身后轰隆落下,接着就像是某些东西掉到了某些铜盘里,接二连三碰击不停,同时高悬头顶的某些位置突然燃起了火,犹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片刻间这个蒙在神秘面纱中的地方便已灯火通明。
此刻才是真正震撼的开始。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宫殿,这是一项鬼斧神工的杰作。
我愣在原地。
自到济源工作开始,便一直听闻王屋山的传说,皆言山中有王者之宫,却一直无人得见。如今眼前的一幕让我不禁如坠云雾,原来传言诚不欺我。
目之所及粗略一看足有两三个足球场的大小,高约二十层楼,顶面几面,地面呈漏斗状,四周高中央低,被纵横十字栈道均分为四。栈道宽约十米,数十根盘龙浮雕石柱分立两侧,柱高十米有余,上置铜盘生有明火,龙首位于靠近柱子底部的位置。此柱看材质应该与石门相同,只是奇怪的是此处亦有明水,却几乎没有什么藻类附着物。栈道两侧临空,依稀可见漏斗状底部有水光,可闻水与岩石的撞击之声。
正对石门的是一整面巨大的浮雕,上面刻满了倒立的小人,皆执利器兵刃,像是一场战役,不过由于都是倒像,一时不知其中之意。横向栈道的尽头是两尊巨大的石像,亦是呈倒立之状,立天顶地。左手一尊乃是一个巨人,身体微倾,双手呈捧握状,手心中是一个等人高的跪坐女子。右手一尊乃是条巨龙,神龙出海,见首不见尾,背部贴地曲身向上,在几乎与巨人双手等高的位置探出头来,看向天上某个位置。我顺着巨龙视线方向看去,隐约间那是一个王座。
如今只是一眼便顿觉此处玄妙无穷,一切情状皆诡异地呈现出颠倒状,让我心生疑虑。
我走回石门处,双脚撑于石门翻身倒立,瞬间世界变得不一样了。那一刻,我笃定这绝对是一座倒置的宫殿。
突然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莫不是那夸娥氏将王屋山放反了?
我无暇顾及这颠倒的成因,坚定地走上栈道。
之前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真相:我与这里的一切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林广平会将线索留给自己,而自己又恰巧可以打开那扇石门。而我背上的疤痕又是什么?难道真的存在命中注定?
我的脑海中如一团迷雾,急需一束阳光洒进来,驱散所有不解,照亮一切真相。
来到十字栈道中央回首看去,就在石门的正上方岩壁上亦是一幅巨型浮雕,倒着看去,人群连绵向着绵延群山而去,像是一场迁徙,或是一场逃亡,只是看众人之神情,极有可能是后者。结合对面的浮雕来看,如今的报刊媒体定会用用“战争残酷,万千人民流离失所”作为标题来形容。
盘桓良久,再无收获,只是看那高处似乎颇多陈设,更具探查价值。而且如果倒置宫殿的推测是对的,我确实应该去到宫殿实际上的地面——也就是如今的屋顶——才对,但几十米的高度,确实力所不逮。
我一筹莫展,索性寻了个稍微干燥一点的地方再次翻开林广平的笔记本,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什么线索。
扉页写着:“世间本无正义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参与者,战则乱,乱则流离,正义者胜出是相对美好的结果。高尚如武王伐纣,牧野一战,尚且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何其哀哉。”现在读来,已非曾经在愚公洗浴中心时的心态,仿佛进入了这里,我便进入历史洪流,去往那一个血流漂杵的冷兵器时代的战场。
牧野之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历史书上称之为牧野之战,以少胜多的典范。浮雕上所描述的难不成就是这场战役?
我心存疑虑,继续翻下去,某一页中“颠倒局”三个字吸引了我的目光。之前浏览时没太注意,如今身在颠倒局,欲解其中意,方觉此页的奥妙。
林广平写道:“颠倒局,不可寻常视之,上即是下,开即是合,甚至生即是死,如此推演,或解其意。”
言简意赅,再无赘言。
如此说来,林广平就算没有到达这里,或许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获知了颠倒局的含义,想必此言不虚。按照字面意思,我若要到登顶,便是要遁地而去,岂不是更是难若登天?至于生死相左,谁又敢轻易尝试。
当我的精力集中到颠倒二字之上,脑海中瞬间被诸多反义词所充斥,这些学前班里便耳熟能详的内容如决堤洪流汹涌而至:正反、前后、高低、进退……甚至我都可以听到澎湃的水声如在耳侧,如此清晰,然而却没有一个词能解决我目前的困局。
几乎放弃的时候却猛然发现脚下已是暗流涌动,原来刚才听到的是真正的水声。漏斗型的地面几乎已被水淹没,而水势还在上涨,接着便漫过十字栈道,涌上我的脚背。就在我惊慌失措,向来时的石门奔去的时候,水的涨势停止了。
我像是被人喊了“木头人不许动”,定在原地,定格在一个慌乱的瞬间,眼观四象,耳听八方。足足一刻钟,我方才松了一口气,我确定水位是在回落,虽然很缓慢,但细细观察肉眼可见。那么问题来了,涨势汹涌,退势绵柔,何故?这么多年的施工员也不是白当的,此刻我的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尽致,突然头脑中闪现出“止回阀”三个字,莫不是几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创造出了“特斯拉阀”?这并非不可能,否则无法解释眼前的现象。
问题又来了:何意?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此煞费苦心,只为了能在殿中保存一定时间的水池,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美观那么简单。虽然我不懂风水学,但活水总比死水强,这点道理还是可以想通的,所以也必然不是因为风水的原因。那么,真相只有一个:解开王屋的秘密,需要这汪缘分之水。
我刚才便一直在想,倘若水能够一直涨到顶,或许我的泳技还可以在我被淹死前支撑我探索到那里些许的秘密。而如今,我只能说:活着真好!
突然我的想象中灵光乍现,“颠倒局”三个字如一颗炸弹击中了我想象里的空中楼阁,楼阁土崩瓦解,同时一个更为大胆的想象露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模样:水下自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