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9损兵折将(2 / 2)

还有一种解释是,张献忠是使了一招声东击西,先做出攻打辰州府的架势,而暗地里却派出精锐的骑兵去攻打其他地方。

对于这种解释,吴名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要想准确的判断出张献忠的两万五千骑兵的动向,就必须等待明天天亮之后,因为明代的人大多数都有夜盲症,张献忠虽然对他的骑兵非常照顾,但也不可能保证充足的营养。再加上湖广的山高路险,河道纵流,一旦敢夜间行军就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张献忠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不可能冒这个险。

反正无人侦察机有八百公里的侦察范围,只要明天早上派出侦察机搜索一下也就可以了,骑兵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每天行军也绝对不会超过八十米,而装甲车渡河涉水如履平地,即便就是山路,每个小时也可以达到令人恐怖的六十公里,尽管张献忠的骑兵已经提前出发几天了,但只要地方的守军能够坚守一天或者两天也就足够了。到了那个时候,不仅可以击溃张献忠的军队,还可以顺势收复被他骚扰的城池。

“原定作战计划作废,命令各部队今晚上认真检查车辆,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军官们轰然应答,随着一阵马达声响,都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做准备了,而吴名此时却一直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反复的思考着张献忠的着五万骑兵究竟会去哪里呢

吴名皱着眉头想了好久,终于想起来了,按照史书上记载,朝廷在得知张献忠有一次起兵造反后,立即调左良玉领兵追剿。≈lt;="cad"≈gt;≈lt;="2();≈lt;/≈gt;张献忠将大军埋伏在房县以西的罗猴山,张网布阵,并派出一支队伍佯攻败退,引诱官军入山,伏兵围攻,官军一万多人全部溃散,左良玉丢盔弃甲,伏鞍而逃,连军符印信也丢失了。

崇祯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灿的职,并予逮杀;左良玉降三级,带罪随军立功。接着,改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总督以下并听节制,再次展开对农民军的大规模围剿。

杨嗣昌一到襄阳,就抛出他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会师十万,并檄河南、四川、陕西、郧阳诸抚镇将领,分扼冲要,全力围剿张献忠。

起初,张献忠由于不了解情况,接连失利,非常被动。后来通过情报摸清了官军底细,他说服罗汝才,两军联合,加强了义军的力量。义军“以走制敌”、“避实击虚”、出没无常的战术对付官军。同时,张献忠加强了情报工作,派出很多机灵的军士扮成商人小贩,四处探听消息。老百姓也常把官军的动向告诉义军,还常给张献忠的队伍做向导。因此,能及时掌握敌情,迅速采取军事行动,打得官军措手不及。然后迅速转移,使官军摸不清义军的去向,难以追击。官军的主力部队不是扑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损兵折将。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