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北县,经济的确是落后不少啊!怕是连我们平安县都有所不如!”</P>
李鱼开车行驶在山北县街道的同时,看着街道心中嘀咕起来。</P>
虽然自行车驴车之类的又不少流动,小商贩也是叫卖的热火朝天,但楼房却是没有多少。</P>
像他这般开车的就更少了。</P>
随着李鱼开车经过不少人也都是透着一抹羡慕的目光,也有不少年轻人对着李鱼开的车指指点点的。</P>
至于在说什么李鱼自然就不在意了。</P>
很快,他就从一名商贩口中打听到了那个刚开业几天的大棚子的位置。</P>
而之所以叫大棚子,是因为他是较为省钱的方式。</P>
上面用塑料做个顶,下面则是架一些支架也就做出来了。</P>
也就是能起到个简易的挡风雨的效果。</P>
本身也并不保温。</P>
虽然山北县比起京远市要往南很多,但毕竟已是十二月中旬。这边的最低温度也有零下五六度的样子了。</P>
此时当棚子里倒是人满为患。</P>
这年代古玩行业正是兴起的时候,也是掀起了不小的收藏热潮。</P>
虽然还没有达到九十年代的狂热,但不管是哪一个古玩市场都是非常热闹的。</P>
李鱼很快将车停到一处空旷的位置。</P>
至于会不会有人撬车,李鱼倒也并未有担心。</P>
因为市场刚开业没多久,也算是县里重视的产业,所以周围还有不少流动的巡逻警车。</P>
那些小偷自然也不会明目张胆的撬车。</P>
所以李鱼自然就没什么好担心的。</P>
很快,李鱼便通过棚子入口,进到里面。</P>
在看到现场的情况,李鱼心中便有些激动起来。</P>
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新出的呀。</P>
而往往这种新形成的市场,真品就往往多一些。</P>
因为这里面有不少人是铲地皮或者是收破烂的,把自己认为较为不错的物件,拿到这边来,然后再从别的地方进一些现代工艺品,掺杂着卖。</P>
最主要的,这样的地方很多摊主,自己都不知道物件到底值多少钱。</P>
而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往往较为容易捡漏。</P>
不说京都潘家园,琉璃厂那样的年份较长的地点,就说京远市的古玩市场,那就已经存在了几年时间了。</P>
那边的摊主很多都已经是精的跟猴一样。</P>
甚至摊上的不少物件,都被一些有点眼力,却是不懂砍价的一些人指出来,而那些摊主自然也是知道了物件的珍贵,就自然不可能轻易出手。</P>
最少也得达到个他们的心理价位,这样的自然就不好捡漏了。</P>
这也是为什么李鱼宁愿去鬼市捡漏,也不想过多在古玩市场转悠的缘故。</P>
很快,李鱼便来到第一个摊位前。</P>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微胖妇女,或许是天气的较冷,妇人双手交叉到棉服的袖子里,头上还围着一个红色的围巾,正蹲坐在一张小木板凳上。</P>
“大姐,你这小瓶子咋卖啊!”</P>
就在李鱼蹲下的同时,一旁也有人抓起摊上的一件蒜头瓶开口道。</P>
“哦,这件一万块!”</P>
“啥!一万块?大姐,你咋不去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