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者要他掌眼,饶是以李鱼前世数十年的阅历也有些搞不明白,他们的意思了。</P>
毕竟刚才在问询室徐国伟也只是问了他一些有的没的,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就把他给放了。</P>
如今又有一个不似警察,却对古玩有见解的老者出现在这里。</P>
与此同时徐国伟向后挪了挪身体,好似同意老者的提议。</P>
李鱼虽不明白二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如此成色的好东西摆在眼前,看一看倒也无妨。</P>
“那我就不客气了!”</P>
李鱼说着便上前一步,将茶几上高度约莫二十多厘米的罐子双手托了起来。</P>
胎体呈现灰白色,拿到手中非常的坚实厚重。</P>
罐为方唇,直口直颈,圆肩鼓腹,地足为圆圈足,稍微向外撇。</P>
肩颈位置塑着两只小瑞兽,非常的灵动和自然。外部施豆青釉,肩部还刻划两周弦纹。</P>
这个挺值钱的。</P>
李鱼越看越爱不释手,同时嘴里也是不断地赞叹道:</P>
“好成色,如此品相,别说是平安县,就算是京远市恐怕也是难得一见啊!”</P>
见到李鱼给出的评价,一旁的老者与徐国伟对视一眼,而后点了点头。</P>
只见徐国伟看向李鱼道:</P>
“呵呵,这外观谁都看得见,有什么可说的。你可说得出这罐子的来历?”</P>
对于徐国伟的激将法李鱼自然看得出。</P>
不过既然对方好似有意要考考他,李鱼自是不藏拙,悠然开口道:</P>
“从此豆青釉罐的釉色来看,应该是出自宋代六大窑系中历史最长的龙泉窑。”</P>
“哦?那按照你的意思此罐是宋代的了哦?”</P>
徐国伟立马出声问道。</P>
不过李鱼却是摇了摇头道:</P>
“当然不是,龙泉窑虽然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但它持续了一千六百余年,眼前这口龙泉窑豆青釉罐虽烧制精美,但胎体稍粗,釉面上还有一些缩釉点,这是元代龙泉窑的风格。只可惜,此罐只是元代后期烧制的,如果是南宋时期,那价值……”</P>
李鱼虽未继续说,但意思自然是非常明显。</P>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在九八年有一件宋代的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瓶从英国被追回来。当时他还见过其面貌。</P>
相比而言,眼前的豆青釉罐釉色还是差了很多。</P>
另一边,徐国伟见到李鱼竟然真的断出了眼前这罐子的年份与渊源,甚至比白老说的还精细。</P>
心中对于李鱼也不由得重视了起来。</P>
原本从白老口中听到平安县有个非常年轻,却对文玩有些见地的年轻人时,徐国伟并未放在心上。</P>
甚至在这之前果断拒绝了白老提议的让李鱼试试的想法。</P>
要不是事到如今别无它法,他又怎么会再次听白老的建议让李鱼来试试。</P>
当然,这口豆青釉罐不过是徐国伟想要试试李鱼本事的一个考验罢了。</P>
要是这件物品都鉴定不出,那后面的事自然就没有任何意义。</P>
“哈哈,徐队长,如何,老夫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