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定农场驻地第二天。</P>
谢昭昭他们全连上下围着吃喝拉撒睡忙活了一天。</P>
今天至少解决了没有女厕所的问题。</P>
不需要再由排长充当交警,站在指挥外面指挥放行。</P>
至于其他问题,炊事班什么时候能把饭做好?</P>
这是一个玄学问题,只能尽快啦!</P>
谢昭昭不知道其他有空间的人是如何避开别人耳目,偷偷开小灶的。</P>
至少她不想单独行动冒着被怀疑的后果给自己加餐。</P>
周翠红和张艺上愁的便是夜里如何防蚊子。</P>
还有便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去一趟去买蚊帐?</P>
晚上点名。</P>
指导员站在大家面前,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带着深深的嘉许。</P>
他开口道:“同志们,今天你们辛苦了。我知道大家刚到这里,还有很多不适应,但你们今天的表现真的让我非常感动。”</P>
指导员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本来,按照常理,现在应该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调整一下状态。但情况特殊,由于部队换防时,正是水稻成熟准备收割之时,部队只能服从命令,留下了200多亩待割的水稻。</P>
现在稻谷已经成熟,有的甚至开始发芽,再不收割就要烂在田里了。</P>
没有办法,我们必须尽快抢收,对不起大家了”</P>
刘指导员目光环顾,看着一张张年轻坚定的脸庞,心里满是感动。</P>
“从明天早上开始,我们就要投入抢收水稻的战斗。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知道这对大家来说是个挑战,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P>
听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P>
一群人年轻气盛被指导员的真诚打动斗志昂扬,纷纷喊话。</P>
“指导员,我们不怕苦!”</P>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锻炼自己,为了建设祖国。抢收水稻,我们义不容辞!”</P>
大家二话不说,开始为明天的割稻做准备工作。</P>
割水稻不是简单一挥镰刀那么简单。</P>
首先,得有人负责磨刀。</P>
镰刀在磨刀石上来回摩擦,发出“嚯嚯”的声响,确保明天的镰刀足够锋利,提高割稻的效率。</P>
再由几个南方籍学生检查稻桶和打稻机。</P>
还有其他工作,都有人在做。</P>
这时候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
自五十年代末初中开始,这些人就不断参与各种劳动。</P>
他们连里大多数人来自农家,从小就熟悉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的农活流程。</P>
如今,他们身处部队农场,大家的任务就是锻炼,要在实践中吃大苦、耐大劳,滚一身泥巴,沾一身油污;脱掉一层皮,炼一颗红心。</P>
现在水稻田熟在地里,等着收割。</P>
保护这些珍贵的粮食,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大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P>
这是值得称赞的事情。</P>
秋收秋种,下田而已,以前干过很多次,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