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瑾妃出逃(1 / 2)

守道 揶余浪子 2343 字 2024-03-18

孟子琛摇了摇头。</P>

“每一座城都有四大家族,可世代承袭,他们平日无需进宫,唯一的职责就是守好所在之城。城里所有的影卫其实都是御林军,由皇上亲自发配至各城,听命于四大家族。而他们的存在,恰恰代替了封王的皇子。”</P>

孟子琛闻言皱紧了眉头,“这是何意?莫非……”</P>

“明景帝此生只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曾为江湖女子,而今深居后宫的瑾妃,另一个则是当今皇后。除此之外,他再无别的女人。所以他膝下的孩子也非常少,只有两位公主和一位年仅三岁的小皇子。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根本无法封地,只能另封四大家族统辖一城。”</P>

“原来如此。”孟子琛点头道。</P>

裴之才微微抬头看向孟子琛,瞥一眼后又立即把视线移开。</P>

“没想到身为一国之主,他竟也能做到如此深情。不过那位江湖女子是怎么一回事?按道理来说皇族应当不会选择江湖中人。”</P>

裴之才耸了耸肩,“其中缘由我也不是很清楚。”</P>

“多谢解惑。”孟子琛拿起酒坛猛饮一口,“酒很好喝,我就先告辞了。”</P>

“慢走。”</P>

见三位家主离去,李瑾秀来到前厅。</P>

“兄长,他们……”</P>

“死士一事一旦被发现,我也逃脱不了,不过我从未想过逃脱。如今哪怕多几分的希望,我们也应当牢牢抓住。”</P>

“我明白。”</P>

后院之中,四位年轻人正在切磋。</P>

院内的梅花随风而起,飘过她的黑发。旭洛剑挥出顿顿的破空声,往复不息歇,梅花顺着剑锋打几个旋,簇拥着往前方飞去。</P>

这一招月遥风清,剩下三人皆招架不住。他们惊叹于李唯希的功力之深。</P>

剑回,清风止,花瓣落。</P>

“唯希姐,好厉害啊!”江辰煜不禁大呼,快步跑到李唯希面前。</P>

“这一招便是你那日在水牢用的一招吧?”温润炀也走了过去。</P>

李唯希点了点头,“剑名月遥风清,是姑姑传授给我的。”</P>

“以风为剑,以花为刃,柔中带刚,确实厉害。”江辰皓欣喜道。</P>

“我还是觉得不够,那日姑姑的一剑,才无愧此剑之名。”</P>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P>

李瑾秀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方才她和李雷一直站在一旁观察。</P>

“姑姑,阿爹。”</P>

“李伯伯,瑾秀姑姑。”三人行礼道。</P>

李雷和李瑾秀缓缓走过来,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P>

“唯希,月遥风清的要领你已经掌握,如今还需要更加扎实的基本功,日积月累下来,你很快便能超过我了!”</P>

“真的吗?”李唯希有点不敢相信。</P>

李瑾秀宠溺一笑,“当然是真的!”</P>

“那日在水牢我便看到了这一剑,唯希,阿爹为你骄傲!当然,我也为你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而自豪!”李雷看向四人,语气中尽是喜悦。</P>

“唯希,还记得那日我和你在这院中说过的话吗?守护之剑,守护你想要守护的人。”</P>

李唯希看着手里的旭洛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P>

秋霞确认四下无人后,拿走宫女手中的信件快步回到寂夜宫。</P>

“娘娘,苍决公子那里传来消息了。”</P>

瑾妃闻言立刻起身,接过秋霞手中的信。</P>

“那夜的身影确为琳儿,如今她成为了南厥太子身旁的侍卫,暂居邺城,似乎要加入此次大战之中......”</P>

信上的笔墨不禁让瑾妃揪紧了心。</P>

“娘娘,公主可还安好?”</P>

“她一切都好,你没看错,那夜的身影就是她,是她回来看我了。”瑾妃的眼眶微微泛红。</P>

“太好了!这么多年,娘娘也终于可以安心了。”</P>

然而瑾妃却没有表现出一丝喜悦。</P>

“可她终究还是卷了进来。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邺城……”</P>

“娘娘……”秋霞此时也不知该说什么。</P>

“当年苍决带我出宫被我拒绝,此后甘愿成为邺城的影卫,就是希望能帮我打探关于琳儿的消息。这么多年,我亏欠了他太多。如今既已知道琳儿的下落,我也是时候该动身了。”</P>

瑾妃说着走到炭火盆旁,将信纸扔入熊熊大火之中。</P>

“娘娘可是要出宫?”</P>

“琳儿已改名换姓找到了安身之所,接下来我也该为自己活一次了。”</P>

秋霞闻言欣喜万分,“娘娘打算如何做?秋霞定当做好万全的准备!”</P>

“的确需要谋一个万全之策,恐怕还需要苍决相助。”</P>

“秋霞明白了,我这就去告诉苍决公子,他一定非常高兴。”</P>

秋霞离去后,瑾妃看着火盆中跳动的火焰,似乎想把自己的过去也放进去一同毁灭。</P>

两日后的早朝,群臣骚动,明景帝满面愁容。</P>

叱干已攻下洛虎和锦城,正往邺城行进。</P>

大臣们喋喋不休,使得明景帝更加心烦。</P>

无奈之下,他只得退朝。</P>

刘烨将军前来觐见,说明叱干大军的具体情况。</P>

“禀圣上,叱干大军约莫四千人,正以极快的速度一路向西,照此情形,明日此时便会到达邺城。”</P>

“这么快!”明景帝惊呼,“邺城影卫有多少?”</P>

“这......圣上,徐峥来报,邺城影卫仅剩八百,李家主想请求圣上派御林军前去支援,可是圣上......并未答复。”</P>

明景帝恍然。</P>

“的确有这么一回事。八百对四千......悬乎!国师啊,此次朕还要按兵不动吗?”</P>

国师沉思片刻,说:</P>

“圣上,臣还是那句话,只有皇城在,整个王朝才不会覆灭。洛虎也好,邺城也罢,归根到底,它们都是因皇城而存在。倘若圣上选择支援,少说也要派出一半大军,若邺城仍旧失守,我们亦失去了一战的能力。八百影卫的确很少,但无论如何,也能消耗掉一部分叱干士兵。届时皇城一战,我们便有极大的胜算。”</P>

明景帝思考着国师的话语,陷入了沉默。</P>

“刘将军把军报送去吧,至于支援一事,还容朕考虑考虑。”</P>

“是。”</P>

“国师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若我们将战争止于邺城,至少皇城中的百姓还能免遭战乱。”</P>

“陛下,战争已经开始,后果避无可避,此时此刻,守住王朝才是关键之举。”</P>

“国师也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P>

“臣告退。”</P>

“圣上,大事不好了!”玉公公慌忙走进大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