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该你了。”</P>
“礼所以辨上下,法所以定民志。三王之时,制度大备……”</P>
又是半根蜡烛燃烧,县令目光灼灼,又霎时可惜,“你当真是埋没了。”</P>
郭盛安不解。</P>
县令:“这是三年前主考内容之一,是当时着名对策。”</P>
怕郭盛安不解,他又作解释:“策问是乡试主考的内容之一,不提你对此见解会有多深厚,光是这份超群的记忆,注定你以后会在考场、官场走很远。盛安,你当真不考虑参与科考?”</P>
郭盛安起身作揖,“愧对大人一声‘盛安’,草民……”</P>
“自称‘我’便成,你见我这次邀你,有在你面前自称‘本官’吗?”</P>
郭盛安也不再客气,直起身板,道:“我安知科举考小儿更易之处在于没有成家,他们没有什么牵挂,在考场上更为专注,当然,也不乏早早成家之人在考场有所造诣。</P>
可我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P>
纵然,大人也知这次意外,我得了不少感谢金,足够在考场大有作为,可官场呢?在官不经商,这大大限制了我的手脚,考取了功名,凭借我现下的背景也走不了多远。</P>
大人来当县令,勤政为民,自掏了多少腰包?这些钱又够兜底多久?</P>
我不能将辛苦赚来的,为自己铺路撒出去,让家人吃苦。</P>
我闺女要嫁人,我儿子也要参加科举。这些都不是小钱,大人两袖清风,也知道没银子的难处,想必也理解我现在的决定。”</P>
许久,县令深深叹了口气,“可惜,实在可惜。”</P>
又思及对方还有个孩子,县令又重新燃上希望,“待你儿子大一些,来我这里瞅瞅。”</P>
科举场上难遇好恩师,眼前这人倒是不错的选择。</P>
郭盛安当然没拒绝。</P>
“多谢大人抬爱。”</P>
聊着聊着,县令又惊觉被这人带偏了。</P>
实在可恶。</P>
长着一张老实本分的脸,怎么心眼子这么多。</P>
县令:“行了,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说说你武功底子哪里来的。”</P>
“……自创拳法。”</P>
“可否传授?”</P>
“可传授自家人。”</P>
“那真是可惜了。”</P>
县令没再刁难人,又聊了几句,让下人送走了。</P>
郭盛安刚上马车,就被县令送来五十两。</P>
下人:“郭先生别嫌少,老爷他为官清廉,私库实在不多。”</P>
郭盛安知晓,这位县令一直有位母族昌盛的夫人,才能做到现在的清廉。</P>
能掏出这五十两,实属不易了。</P>
当然,也不乏自己拒绝传授拳法后,对方折半金额以示一怒之下怒了一下。</P>
郭盛安接过后,道:“替我多谢大人。”</P>
马车在路上颠簸,曼儿揉了揉惺忪睡眼,又倒头昏睡了过去。</P>
她身上盖了小毯子,郭盛安担心她受凉,又脱了自己外衣给她盖上。</P>
外衣刚脱下来,热乎乎的,让曼儿感受到一阵暖意,睡得更沉了。</P>
刘家墨好奇地询问:“姐夫,大人找你问了什么?我进去抱曼儿的时候,咋还听到你们扯些文绉绉的东西?听都听不懂。”</P>
郭盛安:“哦,曼儿帮了大人不小的忙,给赏银罢了。”</P>
“那……”</P>
“你如今这门差事当得怎么样?”</P>
刘家墨很快被郭盛安绕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