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墨:“没什么不方便的,县里都知晓此事。”</P>
刘家墨浅酌了下,酝酿好情绪,才道:“县里发生了凶案。”</P>
“哦?”郭盛安尾音微扬。</P>
“是一家小摊贩的婆母打死了儿媳。”</P>
“为何?”</P>
“好像是这个儿媳与公爹搅合在了一起。”</P>
郭盛安:……</P>
古代也兴这么刺激的?</P>
当然刺激。</P>
后世有了网络,信息发达,稍微一点家事闹大,即可人尽皆知。古代只能靠人传人,后人只知记载中的时代变迁,并不知许多民间小事。</P>
古代男女之事保守,并不代表腌臜事没有。</P>
富商老爷都有解闷的小厮,更别提这种家事了。</P>
且没有后世的验dNA,孩子被偷梁换柱了都不知道。</P>
刘家墨之所以繁忙,是那家婆母怀疑孩子是夫君的儿子,嚷嚷着把这个孽种退回儿媳的娘家。</P>
那儿媳的娘家不肯,还要婆母给自家闺女偿命。</P>
这才事情闹大。</P>
郭盛安浅酌了杯,只当个乐子看:“然后呢?县太爷怎么解决的?”</P>
“杀人偿命,婆母关押牢里。孩子还在婆家,不管是当爹的,还是爷爷的,都是那家人的种。”</P>
“赔钱给儿媳娘家人了嘛?”</P>
“那倒没有,毕竟杀人偿命了。”</P>
郭盛安点头。</P>
……</P>
秋收完,郭盛安同妻女又在岳家小住了几日,才离开。</P>
一到院门口,就听到外院传来奶声奶气的“汪汪”声。</P>
郭盛安喊了两句,“娘!我们回来了!”</P>
大周氏就在内院吃花生,与二儿媳小周氏闲聊,一开始没听清。</P>
“二郎家的,听到没?”</P>
小周氏顿了下,努力竖起耳朵,“没有啊,娘。”</P>
“是大郎,是大郎回来了!”</P>
小周氏忍不住翻个白眼,“这话你都说了三日,每日都得说上十七八回。娘,你是不是耳朵不好使了?要不等大哥回来……嗯,我看别等大哥回来了,明日一早,你随夫君去一趟镇上,让李大夫给你好好瞧瞧耳朵吧?”</P>
大周氏一巴掌扇了过去,“我说你大哥大嫂回来,就是回来了!”</P>
“娘。”小周氏被扇得有些疼,还很委屈,甚至犟着性子继续扯皮:“娘,我真觉着你耳朵……要不,让大侄女给看看?”</P>
大周氏再一巴掌扇过去,扇得小周氏两眼冒金花。</P>
大山放下手中的工具,道:“好像,真是大舅的声音?”</P>
大周氏立刻喜笑颜开,“我说什么来着!大郎他们回来了!快,大山,去开门!”</P>
“欸,好。”</P>
眼见二人一前一后地朝外院而去,小周氏在最后跟着,小声嘀咕:“就算回来了又怎样?肯定是蒙的,你耳朵不好使是事实。”</P>
有了功夫底子,不想听到,仍听到的大山:……</P>
算了,他就当自己没听到二舅姆的嘀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