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册封使带着两名副使,于百官之首出列,捧着一卷厚厚的册子来到祭天地的香案前,与天地之间朗声宣读册文。
宣读完毕后,钟婉于香案前跪拜听封,明曦帝亲赐新任皇后钟婉金宝、金册、凤印。
接封后,明曦帝扶起钟婉,两人肩并肩立与高台之上,接受又一次的百官百妃跪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钟婉由此,才算完全正式地成为了大启朝明曦年间新任皇后。
封后仪式隆重,甚至比较元皇后册封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钟婉高兴,明曦帝更高兴。
他当众做出了一个出格的举动。
和钟婉互相三拜天地。
这是一年前汝恂王婚宴上,两人的承诺。
四周寂静无声。
……
大典过后,帝后两人并没有着急回宫休息,而是登上了巍峨的宫城墙。
钟婉站在明曦帝身边,明曦帝显然高兴坏了,他把钟婉拉入怀中,低声道:“婉婉,从今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夫妻了。”
钟婉回过头,对他嫣然一笑。
明曦帝被她的笑惊艳到了,这是明曦帝见过的,最好看的笑。
怎么评价呢?
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还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皇上……”钟婉轻轻叫了一声。
“嗯?”
“臣妾真没想到……当初入宫时居然能有朝一日坐上皇后的位置。”
“臣妾应该是和这座宫廷有特殊的缘分罢……”
“傻瓜。”明曦帝笑骂道,“婉婉明明和朕有缘。”
钟婉想了想也是。她无数次和明曦帝畅谈古今历史,文物字画,共同对弈至黎明……
在世上,能找到一个心心相惜之人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钟婉初入宫廷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深宫之下,唯一和她心意相通之人,竟然就是皇上……
这就是人们口中的缘分?
这就是钟婉和明曦帝在这宫廷里的缘分?
夜晚,景仁宫内殿红烛高照,到处花团锦簇,张灯结彩,大红的棉被上用金线绣着栩栩如生的龙凰,帝后两人细酌着合卺酒,双颊一片潮红。
“这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兴许是明曦帝喝多了,他抱住钟婉的手越来越紧,呼吸急促。
“臣妾很高兴。”钟婉低声道。
“呲——”是衣衫破碎的声音,红烛随即被吹灭。
帝后两人尽情旖旎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
册立皇后以后,钟婉继续住在景仁宫。她觉得,坤宁宫在明曦年间就是属于元皇后钱氏的。再说搬来搬去也挺麻烦。
钟振成为了国丈,明曦帝封他为靖乐公。钟府如日中天,成为朝堂上最受瞩目的家族。
明曦十年,皇后再次诊出有孕,隔年诞下一女。帝爱极,昭告天地祖庙,大赦天下,亲定公主闺名,名号,为锦年公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来到明曦十八年。
大皇子李安允在春节前成亲,迎娶的是安康侯家的二小姐姚婷希,明曦帝册封他为诚王。程德妃还依依不舍了好一阵子。
诗玢公主也出宫建立了公主府,驸马是云皇贵妃为其精挑细选的恪靖大将军陈晋独子,陈霖。公主被云皇贵妃调理得很好,开朗大方,刚出阁两月便传来喜讯,眼瞧着夫妻恩爱。
二皇子李安澈年满十二周岁,同年明曦帝册封他为太子。乐安郡主出落得亭亭玉立,乖巧可爱,出尘的容貌为她增添了不少的关注度。
三皇子李安淳年满十周岁,又是一个令钟婉头疼至极的调皮大王,好在送去上书房读书后改善不少。
“给母后请安。”太子已经搬入东宫独居,但还是会隔三差五来景仁宫转悠转悠。
太子已经非常沉稳,在孝顺父母这方面做得无比周到,钟婉经常被他感动地眼泪汪汪,直呼“澈儿懂事了!”
“澈儿今天来做什么?又来看你心爱的思瑶妹妹?”钟婉笑道。
太子罕见地脸一红,道:“母后说笑了,儿臣只是顺便来看看思瑶和三弟。”
“嗯嗯,母后知道,澈儿是顺便来看看她,主要目的还是给母后请安对不对?”
太子咳嗽一声,不太好意思地直奔偏殿。
“听瑶,你说澈儿这家伙喜欢哪家姑娘不好,偏偏喜欢和他从小长到大的妹妹。”钟婉叹息。
听瑶笑道:“主子,太子殿下和乐安郡主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情分多些,再者若太子殿下真和郡主娘娘成了,对您也是一大便利。”
周尚宫身子已经不太行了,眼下景仁宫大大小小的事务全压在听瑶身上。
钟婉道:“确实,儿媳妇是我熟悉的人,但怎么就那么变扭呢?儿媳妇是我的女儿,儿子也是我亲儿子,我的儿子女儿要成亲,怎么想怎么变扭!”
明曦二十年秋,太子李安澈大婚,迎娶钟皇后养女,元靖子爵独女,乐安郡主。
乐安郡主入主东宫,成为太子妃。
又过去六年,明曦二十六年春。
三皇子李安淳迎娶工部尚书嫡长女顾漪琦,出宫建立亲王府,为荣王。
隔年,明曦二十七年冬,被众星捧月养大的锦年公主出嫁,下嫁新科状元郎殷元培,自此京城又多了一双神仙眷侣。
……
看着儿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出宫建府,钟婉感慨万千。
“皇上,臣妾有种自己孩子养到头来都成别人的感觉。”
“孩子们大了,确实需要独立。”
钟婉叹道:“如今臣妾又只剩下您一个了。”
明曦帝笑道:“这不是挺好吗?帝后二人世界,不容旁人搅和。”
钟婉道:“有您在,真好。”
“朕同样如此。”
锦绣宫廷花盛开,梦醒只剩缘相守。
她和他,彼此相守,走过这璀璨人生。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