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喻品第七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
因为他在东方,所以是不是要到西方去啊?马上西方的梵天王又要到东方去。
推寻是相:调查研究这个情况,前面的这些属于天龙八部。
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对这个「菩提树」,许多人非常执着。佛证金身法身,何处不是菩提树?何处不是金刚台?「菩提树」就是表佛成就了,示现庄严相。
散华如须弥山:「散华」是表因,「须弥山」是表果,即因即果。这句话是讲:你用什么心,就得什么果。
各以宫殿,奉上彼佛:天人的宫殿心里想了就有了,不足为奇。你说佛需要那么多宫殿干什么?「宫殿」是表心,以心来与佛道交感应,求佛慈悲传法。
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天人之大师,哀愍于世间,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我等先世福,宫殿甚严饰,今以奉世尊,唯愿哀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转于法轮,度脱众生,开涅盘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唯愿演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你看这个「舍深禅定乐」,就知道天人是干什么了,天人就是坐禅定的,并不是电视上演的天天载歌载舞。天人修行也非常用功,禅定之乐胜过夫妻之乐一百万倍。世间这一点点的快乐,算什么东西啊?就是天上的这种禅定之乐,佛还把它说成是「三界火宅」。他虽然快乐,可他在快乐的同时就有担心,生怕一旦失去。除了佛出世间宣讲佛之正法,他认为来学佛能得到更大的福报,愿意把这个禅定快乐舍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在天上有无量的乐,但你闻不到佛名是最大的痛苦;在地狱里受苦,你能听到佛的名声,比在天上受快乐却闻不到佛名,都要福报大。《法华经》是如来全身,你见《法华经》之名、听《法华经》之理,就是看到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三佛全在。学《法华经》就是明白什么是佛。你可不要以为就是那个肉身佛才是佛。你这样执着的话,佛讲你是走火入魔,是行邪法。
可现在就是有些人来质问我们:你明心见性了吗?你看到佛在灵山会上说法了吗?他用走火入魔的境界来质问。佛在《法华经》讲得很清:能听懂《法华经》就是见到我,就是见到舍利弗,就是见到比丘大众。你能听懂《法华经》就是见到了。我们读懂了《法华经》是不是时时、事事、处处都是灵山会上佛菩萨在说法呀?要明白这个道理啊!两千年前那个灵山会说法,鬼都能见到,有什么了不起?他明心见性了吗?
越是真理越简单,我们见到苹果都叫见佛,简单不简单呐?就是太简单了。时时、事事、处处无非道场,无非诸佛法身真常,一定要刻骨铭心明白这个道理。明白「如来藏」道理之前看到泥巴瓦块,跟明白「如来藏」道理之后看到泥巴瓦块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啊!同样的境界就在于你用心不同。同样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可以分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的境界,是不是?只在于他用心的不同。你即使在外面打工,明心见性前后,打工的价值一样不一样?你就是当老板,在明心见性前后对员工的看法一样不一样?过去是我的员工,现在是我的祖宗、是我的佛,就是我。到最后老板变成为员工在打工,是不是?我在这里奋斗,虽然赚了你们的钱,我的目的是为了供养更多的众生、弘扬佛法,就是不一样。没有哪一件事不在道中,只看你会不会用心。明心见性前后你回去看到小外甥抱起来一样不一样?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东西: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知道吗?你跟他逗着好玩,就是在开始给他传法了。
唯愿世尊转于法轮,度脱众生,开涅盘道:这个「开」是不是讲「涅盘道」当下就在?世雄两足尊,唯愿演说法:「两足尊」,对应为如来十号的「明行足」。「两足尊」就是智慧和福报圆满。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而现如此相?
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
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未曾见此相,当共一心求。
过千万亿土,寻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度脱苦众生。
默然许之:以心来沟通。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
绕百千匝:是表以心供佛,反反复复地生出欢喜心。如果真绕百千匝的话,那好了,这个法会不要开了……下面几方的天王,经文都大同小异。
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按照方便义也很殊胜。我送东西给你,还要感恩你,请你慈悲接受。要明白,我们以自己的钱﹑财﹑物以及体力来供养三宝,是三宝提供给我们种福田的机会。供养了以后,还要懂得感恩。谁会用这个心,谁得大福报。同样的钱财供养,你用心不一样,你所得的功德、福报千差万别。
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希有,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于世,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趣,救护于一切,
为众生之父,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法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
迦陵频伽:是一种仙鸟,「迦陵在壳,声压群鸟」。以此比喻佛妙音说法。我们也要学会把声音变得有那么点「迦陵频伽」的味,好话好讲。有些人可不懂事了,好话都不懂得好讲。我们是修行人呐!一言一行都要懂得让别人生欢喜心。身教重于言教,包括对畜生,它都有心电感应。有形众生、无形众生、高等动物、低等动物,我们时时都在度化他们。「依报随着正报转」,你心里不柔和、不平等,你再怎么装,人家都感到恶心。
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一劫少说几十亿年,多说百亿、千亿、万亿年。我们娑婆世界一劫就有一尊佛,要懂得珍惜我们的福报啊!
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要遇佛与佛法,没有过去的福报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白白在这个人间走一遭。
忍善者增益:要学会修忍辱。忍之为德,是诸功德所不能比的。凡事忍一忍就是海阔天空,你当下得大自在。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你不忍,有可能酿成杀生之祸。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光明甚威曜。
此非无因缘,是相宜求之。
过于百千劫,未曾见是相。
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前面是「一百八十劫」,这里是「过于百千劫」。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破诸烦恼者,
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
诸饥渴众生,以法雨充满,
昔所未曾见,无量智慧者。
如优昙钵华,今日乃值遇。
我等诸宫殿,蒙光故严饰。
世尊大慈愍,唯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
唯愿世尊,转于法轮,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唯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
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我等咸归请,当演深远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