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研讨(2 / 2)

祁孟婉柔声道:“就半天的会议,哪有时间给你表演才艺,主要是研讨传统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

“嗯,就是这样,传统文学受网文发展冲击,加上网络兴起,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出版收益锐减,对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压缩得太狠了。”

安小意有些惆怅,现代人看书都喜欢看网文,看爽文,现实主义的书籍很难出头了。

作家也是要生活的,没有稳定的稿费收入,很多传统文学作者都转向网文发展了。

方桉看着安小意,揣摩她把自己叫过来交流的意义。

传统文学虽然受网文冲击,底蕴还在,每年影视化改编的电视剧,年代剧还是最受欢迎的分类。

聚焦时代热点,痛点的文学改编,收视率并不低,口碑更是甩网文改编剧好几条街。

就这,还需要开会讨论,还不如加大有奖征文投入,激发传统文学作家的创作热情呢!

钱和名,总不能都让你传统文学作家占完去吧。

每年的文学奖颁发,如果不增设网络文学奖项,有网文作者什么事啊!

网文要出头比传统文学困难太多。

方桉忍不住腹诽。

他已经预感交流会的方向。

大概率是把网文拉下水,通过甄选优秀网文作品,现实题材网文改编等方式,让网文网站投钱出资,平衡名利。

果不其然,杜明礼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论。

一些老作家是看不起网络文学的。

毕竟创作门槛低,又缺乏有效管理,网文多劣品,对这些大家来说,看一眼都是脏了眼睛。

年轻作家倒是很少偏见,文学创作要接纳不同的模式,咬文嚼字的严肃文学阅读门槛太高。

现在的年轻读者没有那么多耐心去思考一段话,一个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

小白文受读者欢迎,就是它通俗易懂接地气。

“网文作者木鱼就是例子。”

杜明礼还拿方桉举例,“天龙八部就不是没有文学价值的小白文,《萍踪侠影录》更是文笔细腻,文学成分很高。”

“木鱼凭借这两本书就应该被我们这些传统文学工作者认可。”

“读者喜欢什么内容,我们就写什么内容,这样的言论太过极端。我希望我们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多思考,多结合历史,结合现实,创作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品人物。”

杜明礼的发言让作者们深思。

名他们想要,利也是他们想要的。

李老和倪老代表老年作家发言。

对一些作家喜欢用古言写作发表看法。

他们认为时代是向前进步的,作家的思想,作家的文学素养都是要与时俱进的。

“半古不现的文字,那不是古文学,那是笑话,是垃圾……我们应该端正态度,从根上发扬传统文学的优点……”

方桉很好奇他们说的是哪部作品,“小意,什么书啊?谁写的?”

祁孟婉汗颜,“传统作家的丑事少打听。”

“呵呵,我会知道的!”

方桉觉得这样装逼的人才就应该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原本他还犹豫,《聊斋志异》要白话文写还是古言写,今天听完这个讨论,那必须用原版啊。

古言小说,就问你们服不服!

安小意看着邪魅笑容的方桉一阵恶寒,“想什么坏主意呢?”

“没事,我家公鸡孵小鸡了。”

祁孟婉: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