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太史(2 / 2)

就这种情况,太孙想和叶不凡几兄弟建立私人交情,除非放下身段去霸下镇找他们。

皇帝身边有叶小飞,太子继位之后,贴身侍卫同样是叶小飞,既然这样,太子当然要为自己儿子打基础。

卫龙营忠诚,叶小飞也是,叶不凡几兄弟同样会继承这一点。

但在忠诚的基础上,多一点儿私人交情不是更好吗?

是,叶小飞跟他说过断绝私人交情的话,但叶小飞觉得皇甫家是下一个威胁时,哪次没给过他面子。

这就是私人交情,太子想延续这种方式。

现在被拒绝了,太子虽然疑惑,但并没有多问,以为叶小飞担心自己儿子和太孙有了私人交情之后,影响太孙继位之后做出决策。

如果叶小飞知道太子心中所想,估计会笑出声。

太子没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叶小飞也自然不会多管。

生活恢复平静,但叶小飞很快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皇帝,不是有人想谋害皇帝,而是他自己。

自从灭了偷国和岛国以后,皇帝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想想也是,大乾东边是海,西边是戎族,北边是蛮族,南边是居住在山林中的夷人。

现在东边的岛国被灭了,西边的戎族、北边的蛮族都称臣了,哪怕是角落里的偷国也被灭了。

只要没人造反,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外部又有足够的缓冲区,那这就是一个盛世的开端。

皇帝这个状态本来没什么,可兴奋的时间太长了。

叶小飞能发现皇帝不对劲还是因为史记官。

史记官是朝廷专门编写史书的官员,这些人会如实记录当朝发生的一切事情,以供后人观看。

史记官编写的大乾史记共有两种载体。

第一种是竹简,竹简的保存期很长,书写也方便,只要保存得当,没扔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不管,保存几百年并不困难。

第二种就是现在大乾求生用的宣纸,宣纸装订成册,写成史书,有人定期检查,抄录,以便流传下去。

中间也用过其他载体,比如丝帛,可这东西太贵,而且保存困难,后来用过青檀纸,不过同样贵,最后才成了宣纸。

这两种载体同时使用,竹简为主,以保存为主,纸质史书的作用就是方便抄录和观看。

这也是叶小飞发现皇帝不对劲的根源,因为他最近在御书房见到很多竹简,离开皇宫的时候,好几次遇到史记官去往御书房。

大乾的史记官并不是历代皇帝提拔任用,而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姓太史,只写史书,其他朝政一概不参与。

家族的主要收入就是书店,书店里只卖史书。

而且这个家族传承了很久,被灭掉的六大世家在太史家面前就是个弟弟。

除了传承久远,这个家族的官职也特别稳定,大乾之前几个朝代,史记官的职位名称有变化,但官员全部出身太史家。

太史家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记录着历朝历代发生的事情。

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朝堂,朝堂只在的各个地方。

如果这个县城有一位太史家的子弟,即使他只是旁系庶出,那他就是给这个县城的编写县志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