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孙文明有对象了(1 / 2)

“文明,坐下吃点。”苏楠招呼他。</P>

孙文明看着沸腾翻滚的红汤,咽了咽口水,还是拒绝了:“我就不了,下午还得去趟镇上,听说镇上来了一批红布,我怕去晚了买不着。”</P>

说到这里,他又问道:“白哥,你去吗?不给唐知青买块红布做衣裳?”</P>

时下女同志,就没有不爱红色的。</P>

唐半夏正巧这时候出来,听到这话笑了笑:“我就不要了,我衣服够穿。”</P>

而且大红布料,她都不知道用来做什么,又不是本命年,明年才是她本命年呢。</P>

孙文明接过布料,按市价给了钱,唐半夏也没说不要。</P>

交易完成后,孙文明就走了。</P>

看着他的背影,唐半夏轻声道:“真没想到,他会跟胡大嫂子的堂妹看对眼。”</P>

话还得从孙嫂和胡大嫂子来她家聊八卦那天说起。</P>

那天过后,胡大嫂子回了趟娘家,把事情一说,她娘家当即表示,肥水不流外人田,叫她把堂妹带过来了。</P>

带下山以后,跟孙嫂一合计,没说处对象,只说姑娘来唐姐家住两天。</P>

胡大嫂子的堂妹长得清秀,性子也很好,温温柔柔的,见人三分笑,是个勤快爱笑的人。</P>

她心里知道家里的意思,也知道对象是谁,就三五不时的跟孙文明偶遇一回,渐渐的,次数多了,就把人拿下了。</P>

两人正式处起了对象,约定好年底就结婚。</P>

处了对象的孙文明,那叫一个没眼看,三句不离我对象。</P>

没一天的功夫,全村人都知道他跟胡大嫂子的堂妹处了对象。</P>

两人处了几天,郑燕燕就带着孙文明回家见了父母。</P>

回来以后,孙文明就带着大哥大嫂又去了一趟,正式定下了两人的名分。</P>

也定下了结婚的日子。</P>

温沐白嗤笑一声,直白的道:“那小子,就是看人家姑娘性子好,又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才动心的。”</P>

处了这么多年,谁不知道谁啊。</P>

孙文明看似嘻嘻哈哈,其实他心里最重要的是自己家人,找媳妇始终以柔顺为主,还想找个不那么柔顺的,会持家的,这才耽误到现在。</P>

“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P>

唐半夏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婚姻本来不就是这样吗。</P>

我图你柔顺你图我能干。</P>

要是什么都不图,何必结婚呢,一直谈恋爱多好,没有道德约束着。</P>

几人聊了几句,没放在信上,没想到,半下午,刘红芬和崔颖两人结伴而来。</P>

目的只有一个,想换布票。</P>

唐半夏:“你们也得到消息了?”</P>

崔颖一如既往的话痨:“夏姐,你也知道?那我们一块去买啊?红布可不容易遇到,我可不想错过。</P>

我听说结婚的时候,好些人都穿的别的颜色呢,我可不想那样,结婚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没有件红衣服怎么能行。”</P>

“我都想好了,我要买十尺,做个红褂子,要是有富裕的就做个马甲。”</P>

唐半夏好奇问道:“你有对象了?”</P>

“没啊。”崔颖理所当然的摇摇头:“我这不是提前预备着吗,万一哪天我有了呢。”</P>

唐半夏:“有道理。”</P>

随后她拿出剩下的十二尺布料:“可惜我就剩这么多了。”</P>

农村人,得到票据的机会不多。</P>

只有一年到头的时候,才会发一些票,还得看运气,不一定能有需要的票。</P>

知青们虽然有补贴,但也不多。</P>

有好些知青,三年才攒够做一件衣服的票,这也是为什么时下有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因为没有票。</P>

“足够了。”崔颖手伸到一半,又想起来:“夏姐,你不买吗?”</P>

“我就不了,我衣服够穿。”唐半夏又拿出闲钱的理由来。</P>

“可这是红布诶。”崔颖犹豫着劝道。</P>

“但我已经结婚了呀。”用不到红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