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燚森听完翠儿的话,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想等夫人醒来后再问个究竟,便来到后堂,向父母请安,正叙述着保镖途中的一些趣事,管家靖伯进来道:“大少爷,门外有一老和尚求见。”
李燚森的母亲李老夫人已经皈依佛门,听说有老和尚求见,便对管家靖伯道:“快快请进。”并让儿子李燚森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来到大厅,还请老太爷李德江到门口去迎接那老和尚。
老夫人刚刚来到大厅,就见老爷陪着一个老和尚走了进来。只见这位老和尚身穿红色袈裟,手持佛珠,脚踏云鞋,鬓发如霜,真是仙风道骨。
老夫人忙上前施礼问询道:“师父仙居何处,今日所为何事来到我家,真是有缘啊。”
那老和尚双手合十,向众人道:“阿弥陀佛,贫僧来自云安寺,法名玄幻。今天来到贵府,皆因贵府前日添了一子,和我佛有缘,贫僧遵照先师旨意,来渡有缘人了。”
李德江忙接口道:“承蒙仙师恩情,小孙前日晚出生,现在还没有取名呢,还望老仙师赐给小孙一个名号。”
玄幻和尚道:“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真谛,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禅意于胸,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贵子生来胸间有佛,在母亲腹中已知一初禅,与我佛有缘,乃是天意,取天禅吧。贵府李姓,本名取李遥吧。”
李德江见玄幻和尚给小孙取了名号,十分感激,也不禁问道:“仙师给小孙取名李遥可有什么说法?”
玄幻和尚接着说道:“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临行前先师曾对弟子揭语道‘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小师弟胸前自带佛影,那是上天赐与他的禅缘。”
老夫人向玄幻和尚礼拜道:“多谢仙师赐给小孙名号,还向老仙师请教:何为一初禅?”
玄幻说道:“禅分四禅,初禅有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二禅有四支、一内净支、二喜支、三乐支、四一心支;三禅有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乐支、五一心支;四禅有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每支均化无穷,从初禅至四禅,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从四禅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所谓缘有缘法,皆因贵府修德十载,与我佛有缘,便有今日之景象。”
老爷李德江道:“我佛法博大精深,听老仙师**,实是获益匪浅,既然我小孙与佛有缘,还望老仙师收小孙为挂名弟子,以后在仙师的教导下勤加修炼才好。”
老太爷李德江忙让儿子李燚森赶紧去内堂抱出小孙给老仙师看。李燚森来到内堂,向夫人说明原委,夫人也是非常欢喜,便让丈夫把儿子抱了出来。
玄幻和尚打了一声佛号,从李燚森怀中抱过天禅,向众人道:“我与天禅有师兄弟之缘,不敢以师徒相称,奉先师法旨,今与小师弟相会,皆因小师弟还有大悲大苦,种种缘法,皆有缘由,天机不可泄漏,今日相见,十五载后才能再与师弟相聚。”
玄幻和尚从怀中摸出一本,递给李燚森道:“此乃之一,还有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先将留给师弟,还望施主以后勤加督促师弟学习,十年之后,自有弟子给师弟送上。”
玄幻和尚将天禅还给李燚森,又双手合十道:“十方世界,繁兴大用;庄严国土,成熟众生;众生无尽,大愿无穷。”我佛禅悟,天禅师弟日后定将比师兄领悟更加透彻。先师还有几句佛语带来,望日后施主传给天禅师弟。接着又佛语道:“心不迷不随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盖。”玄幻和尙传了这几句佛语,便又说道:“我与各位施主缘分皆尽,临去之前,受先师所托,还有一套刀法传授你们父子。”